阅读记录

《千春颂》

10. 第十章 三年成,一日败

到了启程的日子,几名顺道要回狐台的墨侠护送医缓与解忧一行,一同离开无假关。

此行取道山间,幸而并未遇上什么虫蛇猛兽。

他们的目的地是衡山,距离无假关算不得很远,但在交通道路都极不发达的这个年头,解忧苦不堪言地在路上磨磨蹭蹭了两个月才到衡山脚下。

但虽然到了衡山脚下,他们还需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进到山中,才能到达墨者隐居的地方——小狐台山。

山名小狐台,自然是与真正的狐台山相对应的。

真正的狐台山位于鲁国境内,据说当年楚王令公输班造出云梯后意欲攻打宋国,墨子安排下三百弟子为宋国防守,自己孤身一人花了数月时间赶赴楚国,以一套墨守的方法,劝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他的暮年最终也是在楚地度过的。

楚墨剑侠的兴盛,正是墨子暮年留在此地的最好证明。

但墨子死后并没有留在楚地,而是由弟子归葬邾地的狐台山下,长眠于故土。

为了纪念墨子,楚地的墨家将他们隐居的那处小小山脉称为“小狐台山”。

进山又花了一整日的时间,等解忧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传说中墨家隐居之地的时候,已是落日西斜,暮色苍茫之际。

此处虽被称作狐台山,但那座所谓的“山”只是衬在整个村落的背面。

墨者隐居的村落规模并不大,不过无假关之内那座小镇的四分之一大小,村落背后就是那座小狐台山的向阳面,村落门前则是树藤缠成的拱门,老树已经枯死,青藤却还生机勃发。

拱门之下,一只巨大的木鸢静静地停歇在地上,它的毛羽由手臂长短的木片制成,有头有爪,但凑近了仔细查看,多处关键的筋骨关节早已折断,上面漆片剥落,漫出了茸茸的青苔,有些背阴处甚至还长出了小巧可人的菌蕈。

“此机关鸢为子墨子所成,三年成,一日败,落于衡山之下,因而吾等聚居于此。”医沉见她看得出神,细细为她解释。

传说当年墨子花三年时间造了一只木鸢,飞了一日后落回地上,据医沉的说法,墨家子弟便是以这只木鸢坠落的地方作为聚居之处,倒也算是一段缘分。

解忧小手抚上木鸢的尾羽,拂过上面毛茸茸、生机勃勃的青苔,轻声笑道:“三年成,一日败,纵如此,无憾矣。”

只是短短的六个字啊。

穷尽了所有的心血和追求。

如果……她突然想到,如果她也能做出一件东西,如果她也能留下只言片语。

是否能将她来到此地的消息,传递给尚在两千余年后的好友呢?

她来到这里已有四年,与游医走遍荆楚一带,并未找到任何可以回去的方法,渐渐也接受了自己在这个乱世挣扎求生。

可她的好友……在遥遥两千余年之后,猝然失去了她的消息,该是何等不安与悲痛。

到底怎样……才能将这信息传达给她呢?

她本是无名之人,依托于史书显然不切实际,那……留在些许的简牍或是器物,期待有朝一日它们重见天日,恰好被好友看见——这是否也太过依赖于机缘?

“我曾经听闻,公输子可以削木人作为驭手,子墨子造出木鸢能飞,武……”解忧迅速将那句“武侯作木牛流马”咽了回去,神态自若地接上方才的话,“从前总以为是世人的传说,今日一见,才知世间真有这样的奇物。”

“师连所作的鸟雀亦可乘风飞翔,可惜不过半刻,自然是比不上子墨子的飞鸟。”一个少年从村中走来,一身简单的粗麻衣衫,腰间挂着一串杂七杂八的工具,有石制的,也有木制的、铜制的、铁制的,随着他没走一步,“叮叮当当”响个没完。

山谷中一下子被这种清脆的金铁木石相击的声音填满,经过几轮山壁回声,竟比山间的鸟鸣还动听。

“工乔。”医沉转向,推了推立在脚边的解忧,“这是师连的义妹,也是墨医的一员,医忧。”

“医女面若山花,巧笑动人,声若鹤鸣,闻于九天。”工乔大约与剧连十分相善,一听说是剧连之妹,竭力夸赞。

解忧本不想接话,但他后半句说得很有意思。

所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意为鹤虽然在沼泽之中鸣唳,声音却能传遍四野,甚至高达于九天之上,这话,应当用以赞美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士。

普通的夸赞旁人,尤其是一个女孩,是绝不会说出这种话来的。

解忧再次将目光落在那个工乔身上,他很年轻,看起来年纪绝不过弱冠,面容充满朝气,也没有规规矩矩地在头顶偏后的地方绾个髻子,而是随意在脑后绑了,还有些杂乱,但看起来一点不显邋遢。

解忧想象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活泼的少年,怎么会用鹤鸣来形容她的声音。

“医女既是师连之妹,又是墨医,那自然也是我的妹妹。”工乔对面前的女孩很有好感,从腰间的大跨袋里头摸出一只小巧的木鸟赠与解忧。

解忧为难地看着手中的木鸟,这鸟的身子筋骨都是木制,翅上敷贴的却是真正的鸟羽,翅膀和头都可以转动,不过应该只是个工艺品,不能飞的。

虽然这鸟确实惹人喜爱,但解忧将它推了回去:“我已非小儿,不喜玩物。听吾兄说起,木甲之术应当用以利人,而非娱人,就像那边用来引流泉水的水车,倒是很不错。”

解忧所指的地方是临近山壁的池塘,山上三股细小的泉水顺着光滑的岩壁汩汩流下,在泉水的半途上,三支一头削尖的竹管阻住了水流的去路,将水流一丝不漏地引入池中。

池水中,还有一个小型的水车,将池中的泉水车入一旁的田渠用以灌溉。

这一处池塘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构思之巧,不得不令人叹服。

解忧虽然现在一副小身子,但从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小孩,诚然她也并不是个小孩,看见这木鸟觉它栩栩如生感到惊奇,却不会像孩子一样,乐意收下它。

而且她听剧连说起过,墨子研制木鸢等物,就是为了让黎庶得到便利,而不是用以娱乐人的。

虽然这句话直接说出来,是有些过的。

不过工乔显然不在意这些,看着池塘笑呵呵地接话:“哈哈,不怪医女会喜欢那架水车,那就是师连所作的哦。”

他不觉得惊奇,解忧却奇了,她一直觉得剧连虽然喜欢什么机括木甲一类的东西,但主要的工夫还是花在了剑术上,想不到他造出的水车不仅精致,还这样实用。

工乔这一声尊称师连,可真是没有白叫。

可惜前些日子接到剧连托别的墨侠传来的口信,说是遇上些事务,还要耽搁些日子才动身离开无假关,算算日期,等他到狐台,大约都已入冬了。

居住在狐台的墨者除了墨医,还有工乔这样喜爱木工活计的,剩下就只有老幼妇孺,解忧转来转去,除了与诸位医者谈些医理药理之外,只能寻工乔说话解闷。

解忧前些日子跟着几位医者上山采药,别的草药没放在心上,光刨了三只乌头回来,外带一茎被称作野葛的东西。

她去药堂中借了些药杵之类的工具,每日去寻工乔聊天的时候,工乔刨手中的木料,她就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