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写日记,老朱天天蹲点等更新》
第二十章留下解决办法
“树大招风!”
“我们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
“当年的胡惟庸一案,我们很多侯伯勋贵,因此被牵连灭族。”
“以往的事情,至今历历在目。”
“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范勇说道。
……
第二天。
皇宫内,寅时。
“老朱这个糟老头,居然这么坏!”
“小子,敢这么说朕。”
“迟早有一天……”
朱元璋看到日记上的记录,痛骂声再度响起。
伸手在桌子上拍了两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的心情得到平静。
目前什么事情最重要,他心里十分清楚。
深吸一口气后,他继续翻看日记。
“老朱的引蛇出洞,变成捅了马蜂窝。”
“虽然猝不及防,但也看清了南北矛盾。”
“这样的矛盾,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
“事情出乎预料。”
“北方籍都察院御史楚军,第一个站出来奏议。”
“……”
“老朱那暴脾气,满朝文武大臣不**得屁滚尿流才怪。”
“第一批,文官!”
“……”
“如今的洪武朝,没有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标。”
“所以,也就没人敢站出来指证老朱。”
朱元璋看到朱标的名字,心里一阵失落。
标儿,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呢?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因为他从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朱标的影子。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允炆。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朱允炆铺路。
“老朱最恨的就是违反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可却他自己,亲自践踏了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
“这件事情,不杀就可以解决。”
“但老朱非要动用屠刀。”
“皇帝做的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死心眼呢?”
“老朱,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
朱元璋看完日记,彻底愣住了。
他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过了好一会,也没有缓过来。
但他在心里,努力为自己辩解。
楚潇这小子,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朕可是大明天子,大明的律法,怎么可能约束朕呢?
这件事情也没有违反大明律法。
朱元璋越是这样想着,心里也就越乱。
朕,真的会遭到报应吗?
不**,事情也可以解决?
朱元璋心中非常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他又翻了一页日记本。
上面却是空空如也。
没了?
有解决的办法,干嘛不写出来?
这小子,居然让朕干着急!
此时,门外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陛下,马上到早朝的时间了!”
闻言,朱元璋回过神来。
抬头一看,天也快亮了。
“朕知道了,进来吧!”
朱元璋朝着外面大喊道。
宫女太监闻言,立即进来侍候他宽衣洗漱。
……
锦衣卫诏狱。
最近这段时间,楚潇感觉自己真是流年不利。
差事一个比一个难办。
前几天贡院值守。
那些上疏的学界人士,已经让他感到身心疲惫。
现在贡院虽然不用去了。
但又来到锦衣卫参与办案。
上峰的意思,这是皇上对都察院的器重。
都察院之前在贡院办的事情,皇上十分满意。
所以,皇上指定在贡院值守的都察院御史,参与涉案科举官员的审理。
楚潇在心里,一边朝着老朱问候,一边来到锦衣卫办事。
不过,让他感到高兴的是。
他跟同僚楚槐,居然分在了一个组。
此时,两人带着两名文吏,正在诏狱的审讯室。
他们准备先翻看一下卷宗,看看今天审讯的对象是什么情况。
然而,他们的到来,锦衣卫似乎并不欢迎。
锦衣卫,原本就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其他部门在他们办案时,压根就不敢插手。
他们审查的结果,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确认走个过场。
可是现在呢?
这个案子,皇上居然亲自下令,先让都察院审查。
而且,还是那些绿袍的九品御史。
锦衣卫对皇上的旨意,当然不敢违逆。
但对这些比锦衣卫小旗还要低级的言官,他们怎么可能客气?
御史办案的思路,他们也不可能遵循。
楚潇和楚槐连卷宗都没翻开,什么情况也没了解。
审讯室的房门直接打开。
锦衣卫把今天第一个审讯的犯人押了进来。
“锦衣卫的官级都比我高。”
“我们连卷宗都没看到,犯人就押了进来。”
“今天这差事,恐怕只有瞎办?”
楚潇暗自道。
果不其然,锦衣卫还真就是瞎办。
犯人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