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文科状元,连中三元很合理》
听着楚皇的话。
杨勇面色阴沉,心中怒意更甚。
他无法接受,被他利用准备掣肘贵妃沈宁的沈平,不但写出一篇经世致用策略,还要被重重赏赐的事情。
他甚至怀疑这篇策论的真实性。
但杨勇却也不好说,因为这次月考,出题的人是楚皇,组织大考的人是国子监祭酒孟柏瀚。
他若是质疑沈平抄袭,那便是打孟柏瀚的脸。
虽然杨勇不怕孟柏瀚,但孟柏瀚在楚国桃李满天下,还是有一定影响力。
所以他没必要因此得罪孟柏瀚。
“陛下说的没错!”
宋武笑的合不拢嘴,“沈平才冠国子监,又写出一篇治国理民,行之有效的策论来,确实需要重赏。”
说着,他转头看向杨勇,问道:“左相,你说陛下应该赏赐给沈平些什么好呢?”
杨勇:???
没完没了是吧?
他恶狠狠的瞪了宋武一眼,恨不得撕烂他的嘴!
杨勇是越想越气,沈平一个被算计的纨绔,凭什么拥有如此才能?
其他几位大臣也低声议论着,因为以往确实没有出现过国子监学子,写出这样经世致用策论的情况。
不过现如今科举和入仕已经改革,不然沈平估计可以直接入朝为官,受到重用。
楚皇心中十分高兴,转头看向孟柏瀚,问道:“孟祭酒,你为国子监祭酒,你感觉朕应该赏赐给沈平些什么才好呢?”
听闻此话,屋内大臣的眼睛,全都落在了孟柏瀚身上。
孟柏瀚确实早有想法,揖礼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陛下的赏赐应该以荣劝能,以用促效。不过如今大灾在即,国库空虚,金银细软应免,可赏沈平“经世之材”的匾额一块,以及御用端砚、湖笔徽墨。”
“今后沈平若是为官,为发挥沈平的全部才华,可令其自行挑选官署任职,充分发挥其才能!”
此话落地。
大臣们瞠目结舌,皆是一惊。
因为在楚国,官吏任命是有原则的“吏部掌铨选,皇帝掌特简”,即官吏任免与调动由吏部按照“资历、考功、缺额”等进行考核,楚皇虽然有最终决断权,但也需要依制而行。
所以孟柏瀚这番话,令众人震惊。
“自行挑选官署?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此举将制度置于何地?”
“看来孟祭酒对沈平真是十分喜欢啊,竟然连这种要求都能替沈平提出来。”
“沈平是个人才,让他自行选择官署,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对待人才本就可以破例!”
“规矩就是规矩!规矩一旦被破坏,那今后还有什么意义?”
.......
大臣们议论纷纷。
楚皇自然知道孟柏瀚的良苦用心。
因为沈平虽然有才,即便高中状元,进入官场,那也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而已。
左相杨勇权倾朝野,中枢各官署都有他的人。
沈平进入官场,肯定会被杨勇进行打压。
所以孟柏瀚给沈平讨要自主选择权,便是在为他提前规避风险,为他今后铺路。
杨勇眉头紧皱,面色阴沉,忙反驳道:“陛下,孟祭酒此言,臣万万不能同意,“官有定制、选有常法”,一切都是有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有制可行的,怎么能轻易破坏?”
“沈平写出一篇策论,便可以令他自主选择官署?那吏部权威将遭受极大削弱!那吏部今后如何按照规章制度,约束百官?所以此举臣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杨勇不是傻子,他怎么能看不穿孟柏瀚的用意?孟柏瀚这是在给沈平铺路。
孟柏瀚其实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因为他在沈平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无畏、真诚、勤奋、刻苦,最主要的是能体恤百姓疾苦,肯为百姓着想。
这在孟柏瀚眼中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大部分国子监学子和朝廷官吏所缺失的。
一位无法体恤百姓疾苦的官吏,即便再有才华,也不过是朝廷的**工具而已。
孟柏瀚早已对沈平生出爱才之心,他希望沈平能成为一位为国为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