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文科状元,连中三元很合理》
司业周林拿着考卷,看着策论,呼吸急促,神情激动,不断拍腿叫绝。
孟柏瀚和周围几位司业,哪里还有阅卷的心情,纷纷站起身来,面露惊讶的看向周林。
“妙!真是妙极!”
周林拍手叫绝,激动道:“这篇江南洪患的安辑流民策论,务实严谨,真是太令人惊艳了!”
孟柏瀚忍不住好奇道:“周司业,方才你不是说那考卷翰林体写的不错吗?怎么又突然夸赞上内容了?难道这策论内容写的也是极好?”
司业南玉堂附和道:“是啊周林,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快跟我们说说,莫要在那一惊一乍的。”
“孟祭酒。”
周林转头看向孟柏瀚,情绪十分激动,“这篇......这篇策论写的已经不是好,而是经世致用!我建议即刻将这篇策论呈递给陛下,说不定真能对此次江南水患做出贡献。”
听闻此话。
孟柏瀚和其他司业皆是面露震惊。
周林身为国子监司业,本身也是楚国大儒,可以说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他能对这篇给出这样的评价,实在令人骇人。
再多的赞美之词,也比不过一句赶紧呈递给陛下,拿去救民于水火。
“周林。”
孟柏瀚同样有些惊讶,“此事可当不起玩笑,我们国子监虽然有几个不错的好苗子,但针对此次江南洪患,别说国子监学子,即便是吾等与朝中文臣,也不一定能写出经世致用的策论啊!”
其他司业同样不可思议的看着周林。
他们想不通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策论,能引起周林这般反应。
周林忙将考卷递给孟柏瀚,“孟祭酒,考卷就在这里,您一看便知!”
孟柏瀚急忙将考卷接到手中。
其他司业哪里还有阅卷的心情,纷纷围上前来,一探究竟。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考卷之上,那工工整整,犹如印刷出来的字体。
“这翰林体写的确实不错,比老夫的都要强。”
“关键是耐力了得,这字体从头到尾,都是如此工工整整,令人赏心悦目。”
“怪不得周司业对这考卷字体如此惊叹,确实写的极好。”
几位司业正说着。
孟柏瀚已经脱离字体,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着这篇策略。
当他看到“急赈以救垂绝。洪患之初,民命最重,当以救死扶伤为先。”之时,便已彻底沉浸其中,眼眸中泛起亮光。
这篇策论从开篇起,便已注定不凡。
因为他方才翻阅的很多策论中,写的五花八门,大多是空话,却鲜有人将民命放在第一位。
这便体现出了国子监学子的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更甚是不能体恤民间疾苦,视百姓之命如草芥。
孟柏瀚看着策论,呼吸急促,神情渐渐激动。
其他几位司业也看,更是赞叹连连。
“我现在终于明白,周司业方才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应了,这真是我国子监学子写出来的策论吗?”
“这篇策论以安辑灾民为核心,应急、安置、恢复、维稳和保障层层递进,将救民之策写的非常全面,逻辑严密如织网。”
“方才我看其他学子的策论,大部分都是空泛议论,根本就没有具体措施,这才是标准的救民策论,将策论内容具体到每一个问题都有针对性的对策,每一个对策还有详细的操作细节,简直是务实的典范。”
“这......这真是一名国子监学子能写出来的策论吗?深谙民间疾苦,对洪患引起的各种天灾人祸了如指掌,这好像是亲自参与过救灾的官吏,而且不止参与过一次。”
......
一众司业毫不吝啬的夸奖着这篇策论。
他们现在终于理解周林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篇策论真的可以用经世致用来评判。
孟柏瀚也已经看完这篇策论,同时深呼一口气,“老夫没想到,我国子监竟是卧虎藏龙之地,一个学子竟然写出这般务实致用,治国安民的策论来,这篇策论确实应该尽快呈递给陛下。”
方才他也觉得周林的反应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