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历史人物周游世界》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观众算是发现了,每次出现一组新嘉宾,必定要产生一次社死名场面。
“梦得兄长,还是咱俩运气好”,刘令娴感叹道。
他们二刘组是唯一的和平组队,相处得非常愉快。
刘禹锡赞同地点点头。
二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三个大字:“凑热闹。”
当即嘿嘿一笑,各自搬了个小马扎坐下,手一揣,脚一跷,排排坐,脖子伸得老长,竖起耳朵聆听那边的八卦。
观众直呼:二刘演我!
原来,大佬也同样喜欢吃瓜,就连吃瓜姿势都和我们一模一样!
小谢道韫扭头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压低声音对谢安说:“叔父,旁边有两个怪姐姐怪叔叔,一直在盯着我们看!”
太可怕了,仿佛要吃小孩!
刘禹锡的笑容一下僵住。
啊这。
为何刘令娴还是姐姐,到自己这边就变成了“叔”字辈?
谢安莞尔,拍了拍她,语气轻柔地告诫道:“不可当面与人是非。”
小谢道韫一阵迷糊。
她没当面说啊,明明是特意背对他们的。
谢安含笑看向王安石:“王相公无须介怀,隔了数百年光阴,阁下恰好住进我们家,又与我表字相同,可见是一种特别的因缘。此宅能得你青睐,亦是它的荣幸。”
王安石心情复杂,不是,你人也太好了吧。
荆公他一向能言善辩,怼遍朝堂无敌手,虽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而独不可动。
然而,再怎么嘴上叭叭,遇上谢安这样的人都要没辙。
因为,谢安从不和人吵架。
他只是上善若水,用温柔明澈的笑意,不动声色地挡回了所有锋芒。
“幸会”,谢安微进一步,向王安石做了个邀请的姿势,笑语晏晏,“未来的时日,期待与阁下一道同行,赏遍各国风光。”
王安石叹了口气:“固所愿也。”
当下到旁边坐下聊天,培养队友情去了。
……
二刘组见根本没吵起来,大失所望,叹了口气。
冷不防,评论区忽然飘过一行文字:
【昭明太子萧统:三娘,先把脸上的笑意收一收,谢太傅是你祖宗。】
刘令娴懵了,这可不兴乱说啊。
“都隔一百多年了,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门祖宗?”
刘禹锡一脸黑线:“你自己的祖宗都不认识?”
“我真不知道”,刘令娴有点慌,当场翻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现在来找找!”
封面上,题着两个大字,“谱学。”
南朝时期,各大世族联姻频繁,称呼混乱,故而,出现了“谱学”这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乃彭城刘氏专属的版本。
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许多名字,甚至还七拐八拐地画了各种人物关系图。
她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而后顺着往上,发现了这么一串:
“母亲王夫人(琅琊王氏)——舅舅王融(琅琊王氏)——外婆谢令宜(陈郡谢氏)——外祖爷爷谢惠宣——伯祖爷爷谢灵运——谢灵运的爷爷谢玄——谢玄的姐姐谢道韫……”
而后,就是谢安了。
刘令娴眼前一黑。
丸辣,虽然年代隔得有点远,但两人真是她亲祖宗!
“祖、祖宗好”,她提起裙裾,小心翼翼地走到谢安和小谢道韫身前,满脸都写着悲伤。
呜呜呜,这回家不得被罚抄几十遍谱学,抄到手都断了啊!
观众叹为观止。
这厚厚一本谱学,男女老少上溯十八代都一应俱全,可比后世的家谱全乎多了。
堪称认亲神器!
……
天幕开始播报:
【王谢组成员:王安石,谢安,小谢道韫】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宰相,知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经学家,变法主持者。】
【他是一个尼采所称的超人(Ubermensch)式人物,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
【以天下为至公,无纤毫之私心,故为人光风霁月,道德上毫无瑕疵,但一番苦心经常不被时人所理解,因此被迫与全世界的庸碌之才为敌。】
【天幕有诗赞曰:】
【天作长虹横紫塞,海翻巨浪动金瓯。胸吞云梦三千里,笔挽江山十二州。
铁石孤怀开新法,风雷一令挫群谋。回看世道千年后,犹见青山立不休。】
观众看了似懂非懂。
啥超人不超人的,这就涉及到我们的知识盲区了!
但是吧,被迫与全世界为敌,这个大家还是能理解的。
正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可见王安石出身的朝代,必定混乱无比,群鸦烦躁喧嚣,这才反衬出了他高尚的人格光辉。
天幕前,宋神宗看着评论区一大堆含沙射影诟骂自己的话,沉下了脸。
太过分了,你们这些小黑子知道什么!
难道是朕不想保王安石吗?
都已经“上与安石如一人”、“朕无间于卿,天日可鉴”了!
明明是王安石到处怼天怼地,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他也没办法!
评论区,一名热心观众,积极分享王安石的生平资料:
【清远道人汤显祖:都来看荆公的《临川先生文集》。】
【包含古诗十三卷,律诗二十卷,挽辞一卷,集句两卷,四言诗一卷,书疏一卷,奏状一卷,札子四卷,内制四卷,外制六卷,表五卷,议论十卷,书七卷,三卷,记两卷,序一卷,祭文两卷,神道碑三卷,行状一卷,墓志十卷,附录一卷,共计一百零一卷……】
王安石感动极了。
上传这么多的资料,这位是真粉丝!
忽见汤显祖话锋一转:
【清远道人汤显祖:为什么荆公叫临川先生呢,因为他是临川人,我的同乡先贤。】
【我们临川,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文翰馨香芝兰竞秀清嘉旷绝……的好地方,欢迎大家来访!】
汤显祖可是很有家乡荣誉感的!
他辞官归乡隐居之后,就在家乡临川修了一座玉茗堂,在里边潜心搞创作。
接下来,一连半个时辰。
万朝观众便是听汤显祖不停地夸赞,临川这座城有多么多么好,听得耳朵都起了茧。
也有人问,之前评论区出现过的ID【临川王陈蒨】,也是你们那里的人吗?
汤显祖:啊这!
很可惜,文皇陛下出生在吴兴,临川只是他的封地。
但转念一想。
文皇引兵平叛,守护城池,对临川有再造之恩,而且是唯一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天子,绝代明君,怎么不算临川人呢!
汤显祖想到这儿,立刻愉快地说:
【文皇当然是啦!】
【所谓乡土,非独系乎生所,亦当观其行迹所归、精神所托。所以说,文皇虽非生于临川,然其心归于斯,神亦寓焉,他就是我们临川人!】
紧接着,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