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家主》
枪杆箭矢看着简单,似乎只要会使用工具便能做,但动起手来却很麻烦。
熟练木工制作一根简单的枪杆,从选料、塑形、加工、打磨再到上漆,平均也需要一到两天。
就算去掉上漆的过程,也需要大半天。
箭杆也最少需要半个多时辰,才能制作出一根,所以五天内制做三百根枪杆、三千支箭矢,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孙阳接到任任务之后,不敢耽搁,先是叫来江、王两位师傅,带人选料,然后将县城周边三四十名木工全部召集起来。
又让衙门挑选了百来名能较为熟练使用木工工具的百姓。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组织好人手。
事到紧迫,孙阳只能祭出流水作业**,将制作过成细分再细分,每个人只负则一小部分程序。
如此以来,就算只会使用工具的普通百姓也能轻易上手,但如打直、打磨等难度较高的程序则必须交给熟练木工来做。
他与江师傅则亲自操作水力锯木机和磨木机。
加上人手磨合所消耗的时间,第一天,他才做出了三十根枪杆,二百来根箭杆,竟供不上***头、箭头和粘合箭羽的速度。
江师傅愁眉苦脸道:
“班主,速度太慢了,这些新手根本就不会木工,频频出错,根本毫无作用。”
“但咱们能找到的熟练木工又太少,恐怕五天之内做不了那么多**箭矢啊。”
孙阳却并不担心,只摆了摆手道:
“放心吧,我分工已足够精细,让每人只负责最简单的工作,没有人会这么笨。”
“他们现在只是适应的时间太短,没有熟练而已,只要小半天,他们就成老手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人们做工的速度直接翻了三四倍,一天的时间便做出一百五十根枪杆,一千支箭杆。
到了第三天,他们总共已经生产了四百根枪杆,两千五百支箭矢,县里的枪头库存已经不够了。
县丞与贾员外见状大喜,连忙搜罗铁匠继续打造新的枪头。
直到弟五天结束,枪杆已经达到八百根,箭矢五千支,县库里的木材耗尽八成。
事实上,三阳劫教的行动比他们预料更加迟缓,第六天,县城周围才出现了小规模的反教武装。
不过就算如此,孙阳等人也不敢继续呆在木器作坊了。
撤回县城后,王师傅问道:
“班主,我们还继续做枪箭吗?”
孙阳见县库里还有些晾干的桑榆和半根柘木,沉吟了一下道:
“再做一些**吧,能做多少算多少。”
弓对士兵的要求很高,无论臂力还是精准都需要长期练习,县里的兵勇很难挑出多少合格的弓兵。
**就简单多了,只要稍加练习便可形成战力。
王师傅为难道:
“可我们不会做啊?难倒班主连这种杀器都会制作?”
在古代,**的地位就相当于现代的**,朝廷严禁民间持**,绝大部分木工也都不会做这种东西。
不过此时也不是讲究朝廷禁令的时侯,孙阳摆摆手道:
“你们先看我做,武器越多越好……”
三天后。
赵县丞看着广阳府衙发来的文书,气得直骂娘:
“我早就给府衙发了求援书信,可他们现在才开始筹备兵马粮草。”
“等反教包围县城,恐怕他们还没有出发呢!”
“诸位,做好坚守十天半个月的准备吧……”
听到这话,县衙的官吏们都有些担忧,甚至绝望。
反教的兵员战斗力不高,行动迟缓,官府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到底,只是两者之间互相比烂而已。
不过,反贼之兵数十倍于清阳县城,要想抵挡半个月,希望极其渺茫。
贾员外沉默良久,方摇头叹息道:
“我等别无他法,只能坚守了,就算挡不住,也是为朝廷尽忠。”
“诸位千万不可退缩,否则朝廷降罪,既失名声,也难保全性命……”
说着,他看向孙阳道:
“孙典吏,你们是否已按计划做完了枪杆箭矢?”
孙阳见贾员外问他,起身回道:
“我等共制枪八百根、箭五千支。”
“只是枪刃不足,有三百多根只能能削尖杆头,以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