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发家致富日常》
今早起渔网时,手才放进水里一眨眼的功夫就冻得通红。
数了一下今天的鱼,一共有八条,大小都有,应该有三十多斤。
林双玉背着鱼篓往村口走,隔天就要进城卖一次鱼,走这条路也轻车熟路了。
因为她每天出门时间不固定,有时走到村口时进城的人已经没几个了,而有的时候又出门太早,她进城的时候城门口还没排起长队呢。
今天时间倒是刚刚好,到村口时正赶上大部队进城的时间。
在这个队伍里自然还有陈香月一家。
上次碰面已经是四天前,现在遇到免不得有话要说。
“一天比一天冷了,熬过这两个月就好了。”陈香月换了厚衣服,和林双玉一起走在板车后面聊天。
她看到林双玉的手冻得泛红,哎呀一声:“冬天多烧些热水用,洗衣做饭的别舍不得,不然冻得手起了冻疮才难受呢。小姑娘家的可得爱惜自己一些。”
“知道啦婶子。今早起网时河水有点冷,平时还好。”林双玉搓了几下手,手热乎了一些。
“家里柴还够用吗?不够让阿清给你送些去。”陈香月问她。
林双玉连忙说:“够的,在树林里走一趟就能捡一大筐,婶子不用惦记。”
陈香月挽着她的手臂,轻拍两下:“缺什么少什么就告诉婶子,不用客气。”
见林双玉应下,陈香月又说:“你可得早早备下过冬的粮食,不然过了正月粮铺的粮价要涨不少呢。”她叹口气:“每到冬天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
这倒是给林双玉提了个醒,她现在的米面都是快吃完了再买,手里钱不多,就没有多囤米面。
那她今天要再买些米面回来。
两人闲聊话家常说起了陈筠。
林双玉这才注意到今天陈筠没来,她还有些奇怪,小姑娘几乎天天跟在她娘和哥哥身后,今天怎么没来。
听到林双玉问起陈筠,陈香月笑道:“那个小皮猴被我拘在家里练刺绣呢。”
“刺绣?”林双玉还是刚知道陈筠还会绣工。
提到女儿,陈香月总有很多要说的。
“她呀喜欢做绣活,她小时候就看我做活,大一点能拿得稳针线了就自己绣着玩。”
“来年就八岁了,城里绣坊每年年初都会收年轻的孩子做学徒。我寻思着过了年就送她去绣坊,不求学的多么出彩,能养活自己就成。”
陈香月感叹:“这个世道,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能养活自己才是正道。”
林双玉静静听着,偶尔浅笑说上几句。
她记得之前就听香月婶子说过,做豆腐太辛苦,希望陈筠能过的轻松些。
却把做豆腐的手艺传给了儿子,这一双儿女的未来她早早便做好了打算。
这种感觉让林双玉觉得很陌生,但她想,也许这就是家吧。
进城后她们便分开了。
林双玉轻车熟路的去酒楼兜售她的鱼。
今天倒是很幸运,没用从头到尾走上一遍,刚到这里就被店小二叫住买走了所有的鱼。
许是临近冬月,鱼肉还涨价。
三十二斤鱼卖了一百二十八文。
等林双玉到了粮铺才发现不仅鱼肉涨价,米面也涨了一文钱。
问了价钱后又买了米面各一斗,再买多也拿不回去,她准备这两天再进城一趟。
买了米面后,林双玉去了铁匠铺买她心心念念的斧子。
农具不算贵,一把半旧的斧子配一块磨刀石才三钱。
她又在铺子里转了一圈,看了下其他农具的价格,打算开春的时候来买。
从铁匠铺出来,林双玉去了肉摊。
从前手头不宽裕,紧着米面来买,现在她手里终于有点钱了,也敢来肉铺逛逛了。
好在肉铺没有涨价,一斤猪肉连肥带瘦十八文。
林双玉买了半斤,九文钱。
把肉放进背筐里。
她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给自己花钱还是舍得的。
街口卖得肉饼,四文一张,油滋滋的看着就香,林双玉给自己买了一个。
买了饼后她没急着回去,回村要走上一个时辰,不如坐在这吃完再回去。
她找了个没人的墙根坐下吃饼。
肉饼的馅料加了调味,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都是肉香。
来这快一个月了才吃上这口肉,林双玉已经很满足了,还真应了那句勤劳致富。
在她专注吃饼的时候,身边忽然多出一些声音。
林双玉吃饼的动作停住,转头看去。
竟然是一条狗坐在她身边。
坐姿端端正正的,但眼睛却在盯着她的饼,口水都快流成河了。
林双玉默然,下一秒把饼举起来,看着狗的视线随着饼的移动而移动,她没忍住笑起来。
她撇了一眼,小声道:“傻狗。”
狗应该是没听到,因为它还在专注的盯着林双玉手中的肉饼。
林双玉没理它,继续吃着自己的饼。
而这条狗倒是懂礼貌,也不抢,只是安静的蹲在她身边流口水。
吃到最后一口时,林双玉停住,侧头去看那只狗,还在端坐在那里看饼。
她拍拍屁股站起来,把最后一口饼往后一扔,背着背筐出城了。
她已经出城走了好一会儿了,这会儿很无语的停下脚步,回头去看,就看到那条狗还在跟着她。
见她停下,狗也停下,一人一狗就停在路上,面对面对峙上。
林双玉眯起眼睛,警告道:“我还给你一口饼呢,不许恩将仇报。”
狗又听不懂,只管跟着林双玉走,一路走到了桃花村,又走到了小院。
林双玉推开小院的门,回头看着狗还在跟着她。
她无奈的叹口气,蹲下刚伸手,狗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