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五零,拒当炮灰》
“他要是有问题,咱们家的功劳就没用了?”林奶奶愤愤不平,都顾不得孙子孙女都在跟前,“把他养那么大,没享过他一天福,尽受他连累了,上辈子我们林家刨了他的坟是不是!”
“娘。”林泽兰拉了拉林奶奶。
回过神来的林奶奶看着四个孙子孙女,嘴角动了又动。顾着孩子们的体面,娘儿俩从不在他们跟前说林重楼的坏话,今天实在是气得狠了。眼看着要熬出头了,却可能功亏一篑,你说气人不气人。
“您别生气,为着他气坏了身体不值当,”林松柏笑着劝,“就算他有问题,我们十多年没联系,还是受害人,上面总会酌情考虑。”
林奶奶缓了缓神色:“但愿如此,被他牵连,可太冤了,没这样的道理。”
“大难必死必有后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林桑榆眉眼弯弯,“我们家福气厚着呢,谁也坏不了我们的好事。”
这话林奶奶爱听,并且愿意打从心眼里相信,她复又高兴起来:“是这个理。吃饭,吃饭,都忙得忘记吃饭了,今天得好好庆祝下。桐桐生日,死里逃生,工作有眉目,三喜盈门。”
林家人热热闹闹过了个生日。
第二天,林桑榆随着林泽兰拜访乡里唯一一所小学的校长。
林泽兰用篮子装了一袋红糖、一包芝麻酥饼、一个黄桃罐头,一条腊肉。在乡下,属于很拿得出手的束脩礼。
校长家就在小学后面,走过去要大半个小时。
今天是周日,秦校长在家。约莫四十的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黑色棉布长褂,林桑榆不由多看了几眼,这还是她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见穿长褂的人。
“秦校长。”
“林大夫。”
身为郎中,林泽兰在十里八乡也是名人,她还给秦校长看过病。
寒暄两句,林泽兰说明来意:“我这孩子以前身体不好耽误了,现在身体好了,就想送她上学。本想让她九月份来,可她吵着要上学,我没办法,只好来问问,能不能让她插班。”
果见秦校长笑容加深,这位校长很重视学习,一直劝村民送孩子上学。遇上因家贫而辍学的好学生,还会自掏腰包补贴,以至于日子过得有些紧。
“好学是好事,”秦校长含笑问林桑榆,“多大了?”
林桑榆:“十五。”
这年纪不小了,从一年级开始上有点不合适,秦校长记得她哥哥姐姐都是上完了小学的,便问:“在家学过吗?”
林桑榆点头:“哥哥姐姐上学回来都会教我。”
林泽兰自卖自夸:“比她哥哥姐姐都学得好。”
秦校长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指着一则新闻:“读来听听。”
林桑榆接过报纸开始读,关于大学扩招。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每年几千大学生显然不够用,国家接连成立多所大学,旨在培养更多大学生。
秦校长边听边点头,很流畅,停顿恰当好处,这种语感非大量阅读难以培养:“在家常看书?”
林桑榆腼腆地笑:“经常看报纸,我大哥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旧报纸。最近才开始看书,我家之前分到了一箱书。”
秦校长:“最近在看什么书?”
林桑榆:“《且介亭杂文》。”
秦校长:“看懂了吗?”
林桑榆:“感觉懂了又没懂。”
秦校长笑:“先生的文章,需要一点阅历,你还小,等你再大一点再看,会有更多的感悟。”他有感而叹,“你们这代人赶上好时候了,可以平平静静坐下来读书。”
和军阀割据列强殖民的民国比,这个时代确实是好时代,可和她成长的时代比……林桑榆心里苦,还没处说。
“是啊,她赶上读书的好时候了。”林泽兰笑着接过话头,“难得她自己也想读书。”
秦校长点了点头,回屋取来去年县上初中的招生算数卷,本是给学生练手的:“做做看,能做多少是多少。”
林桑榆都做完了,小学题就没必要搞韬光养晦那一套了。
一路看着她做题的秦校长笑呵呵对林泽兰道:“明天带孩子来学校,上六年级。毕业后让孩子去考初中,准能考上。”
林泽兰喜形于色:“借您吉言,等她考上了,给您送谢师礼。”
“那我可等着了。”秦校长笑容更盛,他见过太多不愿意供女儿读书的人家了,又不甚好意思道,“虽然是中途插班,学费还是按照一学期收的。”
“应该的,我今天带来了,多少?”林泽兰问。
秦校长:“七个大洋,多退少补。用新钱也行。”眼下新钱旧钱都能用,不过从五月份开始就只能用新钱了。
林泽兰给了七万新钱,拿上收据,寒暄几句后,带着林桑榆告辞。
林奶奶得知秦校长说小孙女一准能考上初中,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笑得见牙不见眼:“秦校长可是老教师了,带了二十年学生,错不了。”
林梧桐兴冲冲翻出林松柏带回来的花布:“明天就要上学,做衣服来不及了,做个书包来得及。”
“这是大哥送你的生日礼物,我不要。”
“我不缺衣服,先给你做,上学哪能没有新衣服。”林梧桐用手测了一下花布的尺寸,“够做一个书包和一身衣服。”
林桑榆看着那块好花好花的布,感觉眼睛有被吵到,心意领了,花衣服真不用。
翌日,林桑榆挎着林梧桐紧赶慢赶做出来的花书包,兴致勃勃去上学,怪新鲜的。
小学由四间土胚房组成,三间教室,一间老师办公室。
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一到四年级属于初小,五六年级属于高小。
很多人念完初小,不至于当个睁眼瞎,便不再读下去。结果就是初小班有三十来个学生,高小班只有十五个学生,加上林桑榆,十六个。
秦校长领着林桑榆去教室。
她们来得早,教室里没几个学生,秦校长指了一个位置:“坐那吧。”
林桑榆乖巧走过去。
“孩子就麻烦您了。”林泽兰对秦校长道,“她要是不听话,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