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女帝为尊》

12. 审问吏部侍郎赵宏盛

管事弓着腰,应道:“殿下,您且稍等,卑职这就去将吏部侍郎请来。”

夏谙霜微微颔首:“去吧,别让本宫等太久。”

“是。”

管事应了声,匆匆离开了。不出半刻,又匆匆归来,身后还跟着身穿官服的吏部侍郎赵宏盛。

北渊历年遵循双数日子上朝的惯例,今日便是个该上朝的双数日子。夏谙霜虽一早就从府中出发,但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到了吏部时已经是下朝的时辰了。

赵宏盛本就因刘文康的落马而心生不安,生怕牵连到自己。上朝时也并未参与讨论朝政,而是尽可能降低自身存在感。

皇帝倒是在朝中提起刘文康被捕一事,赵宏盛的心当即提到了喉咙,生怕皇帝询问他让儿子背锅之事,索性,皇帝并未深究,只是提了一嘴,告诫众朝臣干好分内之事,莫要触及北渊律法,并让裴子砚严格审讯刘文康。

好不容易捱过了早朝,赵宏盛想要离开,却又被护国公叫住。护国公警告了他两句,大抵意思是两人为同一条绳上的蚂蚱,让他切勿乱说话,这段时间安分点。

送走护国公这尊大佛后,赵宏盛终于松了口气,想着近些日子低调些,免得同刘文康一般成为杀鸡儆猴中被宰的鸡。

却不想,他乘坐的轿子刚到户部府外,未等下轿,吏部的管事就匆匆跑到轿子前,慌忙向他汇报:“大人,昭阳公主来了。”

赵宏盛闻言,方才落回原位的心瞬间又提到了喉咙口。他忙叮嘱拉轿子的马夫,让马夫赶紧去护国公府将护国公找来,他一人无法抗衡昭阳公主,生怕一个不小心将他们的秘密都抖落出来。

昭阳公主的名号,朝廷中无人不识,无人不晓。这位公主将内阁中书刘文康拽下马之事已传遍京城。

今日在朝堂上,皇帝还提起想要开设女官一事,虽被众臣极力劝阻,皇帝暂时揭过了此事。但他们这群人为官多年,处事老道,又怎会看不出皇帝此举是在试探他们态度,好让昭阳公主真正踏入朝堂。

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此番是铁了心要在朝中培养新势力,以抗衡护国公一人独大的局面。

而赵宏盛生性谨慎胆小,自考入朝廷后一直做着底层工作,是被护国公托举着成了吏部侍郎,为巩固地位,他帮着护国公干了不少腌臜事。事到如今,皇帝摆明要对抗了护国公,他若想不被牵连其中,须得从中摘清自己,保全自身。

当今皇帝虽被护国公架空,大多重要决定需交由护国公处理评判。可他手下养着一帮忠心耿耿的武将。那帮武官虽粗野,只会打仗,且绝大多数都被外派到各州县镇压叛乱了,但他们一个个都忠心耿耿,只认夏姓皇室,这也是护国公为何不敢彻底夺了权的原因。

乱世当头,还需武将保家卫国,护国公就算再蠢也不会在这段时间选择诱导皇帝削弱武官兵权。若北渊真的被灭国了,新帝可能会留下求降的臣子,但绝对不会留下前朝位高权重的大宦官。

想到这,赵宏盛深吸了一口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和护国公利益纠缠深重,若他被抓,护国公定要出面保他的。且他不信夏谙霜手上掌握着他犯事的证据,此次前来多半是探一探他。若真的有了实质证据,合该早就呈到大理寺,今日在此等他的人就该是那裴子砚了。

管事眼看着赵宏盛站在轿子前,一会儿伸手扶一扶头顶那并未歪的官帽,一会儿又抬手理一理那并无褶皱的官服袖口,就是踟蹰着不肯往院内走,心下当即十分急躁,生怕那昭阳公主怪罪下来,忙道:“大人,昭阳公主该等急了,快进去吧。”

“哦、嗯、知道了。”赵宏盛胡乱应声,见已无法拖延时间,一咬牙,迈步走向那悬挂着写有“吏部”二字牌匾的屋子。

屋内,夏谙霜正坐在四角方椅上,背部靠着椅背,左腿搭在右腿上,悠闲地轻晃,手中还拿着一纸文书。

赵宏盛走近,只觉那文书有几分眼熟,但并未多想,毕竟所有的文书除了纸中内容外,外形都大差不差。

夏谙霜见他进来,并未放下文书,只是拿的低了些,露出了被文书遮挡着的面部。见赵宏盛一脸心虚的模样,便知这赵宏盛双手多半也不干净。她眉头一挑,说:“来了?赵大人可真是让本宫好等。”

赵宏盛低垂着头,道:“微臣不敢,殿下,微臣方才下朝归来,听闻殿下在此等候微臣,微臣立刻便赶来了。”

夏谙霜闻言,并未深究赵宏盛是否故意拖延时间。她将那文书放在了方桌上,又故意将写了字的那一面摆在上头。

赵宏盛胆子小,虽然夏谙霜并未追问,但他仍不敢放松警惕。他眼珠四处乱转,希望寻到一个能够拖延时间的法子,好将赵荣着顶锅一事敷衍过去。转着转着,他的视线便落在了夏谙霜放置在方桌上的文书上。

他眼力好,一眼就看清了那文书上的字,反应过来那文书上写的是什么后,他吓得浑身颤了一下——那是半月前京城举行会试的合格者名单。

名单看似并无问题,实则其中许多人是通过他暗箱操作才通过考试的,若夏谙霜一个个去查,他定会被牵扯出来。

只是,会试的成绩目前并未公布,夏谙霜是从哪里得到这名单的呢?难道吏部出了内鬼?想到这,赵宏盛怀疑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管事身上,方才吏部官员都去上朝了,只留管事一人留在部中,且管事是知道这名单放置在何处的。难道说这管事竟加入夏谙霜的阵营了吗?

夏谙霜见赵宏盛的目光死死盯着方桌上的名单,又骤然转移视线看向管事,嘴角一勾,也不枉费她让程千懿大半夜来这吏部偷名单了。

程千懿为人正直,听到夏谙霜派他前去偷名单时,开始并不肯接受,觉得他们应以光明磊落的方式让这群人一一得到应有的惩罚。还是夏谙霜为他分析了利弊,朝堂局势紧迫,容不得他们慢慢寻找证据,京内宦官专政,京外起义不断,每拖一天,北渊都有崩溃的风险。

程千懿认同了夏谙霜的想法,这才同意了将一身武功用在偷东西上。

夏谙霜并不着急问赵宏盛名单之事,而是先询问了赵荣着背锅一事:“赵大人,不知贵子如何了?当日大理寺凭着怡红院几人的口供就贸然抓了贵子,真是办事不利。本宫听闻,还是护国公大人将贵子救走的?”

她要先晾一晾赵宏盛这名单之事,赵宏盛此人胆小如鼠,此时定然胆战心惊。她越是不提,他就愈发慌乱;他越是慌乱,就越有可能惊慌之下说出事件真相。

听到夏谙霜的话,赵宏盛的心脏猛然跳动一下,他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夏谙霜询问的是赵荣着一事,忙道:“谢殿下关心,犬子已无大碍,正在府中修养。”

“是么,那就好,本宫已替陛下教训过大理寺卿,让他以后务必查明真相再抓人。”夏谙霜右手手肘夹在椅子扶手上,支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