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爱人难寻》
“还有四小时。”
李冰看了眼腕表,西铁城的金属表带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他递来一个铝制饭盒:
“趁热吃。”
杜倩揭开盒盖,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片。
饭盒里整齐码着金黄的煎饺,边缘焦脆处还撒着黑芝麻——正是她前天随口提过喜欢的口味。
“你做的?”
她夹起一个,煎饺底部的冰花脆皮咔嚓作响。
李冰正往笔记本上写着什么,闻言笔尖顿了顿:
“巷口张记买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
“不过芝麻是我撒的。”
车厢突然剧烈晃动,杜倩手里的筷子滑落。
李冰迅速伸手接住,指腹擦过她虎口的茧子——那是常年拨算盘磨出来的。
“谢谢。”
杜倩扶正眼镜,目光落在他笔记本上。
密密麻麻的表格里,“猕猴桃”“黑布林”等水果名与价格数字交错排列,最后一栏标注着“运输损耗率≤8%”。
“真要放弃县批发市场?”
她压低声音:
“老周他们合作五年了。”
李冰合上笔记本,塑料封皮发出脆响:
“不是放弃,是升级。”
他从公文包抽出一张地图,西安康复路市场被红笔圈出:
“我们要组建自己的供货链。”
地图边缘还标注着几家厂址,杜倩认出“太阳牌锅巴”“冰峰汽水”等西安本地名牌。
她的呼吸急促起来:
“这些大厂会理我们县城小超市?”
“单家不会。”
李冰的钢笔尖点在“联合采购”四个字上,“但如果是十家连锁店呢”他翻开合同草案,甲方处已盖好“利民超市”的鲜红公章。
杜倩的筷子悬在半空。
阳光穿过摇晃的车窗,在她白衬衫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李冰说的数字比她最大胆的设想还多五家。
“你早计划好了。”
她不是疑问句。
合同末页的附件里,连每家分店的预估人流量都算得清清楚楚。
列车广播响起《东方之珠》的旋律,餐车推着不锈钢保温桶经过。
李冰要了两碗醪糟,把其中一碗推到杜倩面前:
“尝尝,比县里的稠。”
甜酒酿的醇香里,杜倩突然想起什么:
“等等,你上周去省城就是...”
“见西安客商。”
李冰从钱包抽出一张名片:
“这位周老板管康复路三分之一的干果批发。”
名片背面用铅笔写着“可引荐冰峰厂销售科”。
杜倩捏着名片的手微微发抖。
她不知道的是这种级别的资源,前世她直到2002年才通过三姑的表姐夫搭上线。
而眼前这个曾被她当作“书呆子”的男人,竟不声不响打通了关节。
“为什么是西安?”
她听见自己问。
李冰的勺子轻敲碗沿:
“陇海线。”
见杜倩困惑,他蘸着醪糟在桌板上画线:
“往西接新疆的葡萄干,往东连沿海的进口货。”
水痕在阳光下很快蒸发:
“我们要的供货链,得像铁路网一样四通八达。”
列车钻进隧道,黑暗瞬间吞没车厢。
杜倩感到手背一暖——李冰的手掌覆了上来,干燥温热。
“别怕。”
他的声音在轰隆声中格外清晰:
“只是隧道。”
杜倩想说她不怕黑,却发现自己正紧紧回握着他的手。
更奇怪的是,这触感莫名熟悉,仿佛他们曾无数次这样十指相扣。
光明重现时,两人同时松开手。
李冰的耳根通红,假装研究窗外的梯田;
杜倩则埋头猛喝醪糟,直到呛得咳嗽起来。
“慢点。”
李冰递来方格手帕。杜倩注意到手帕一角绣着小小的“LB”——这显然不是市面能买到的款式。
列车广播报出站名,李冰突然起身:
“下站停两分钟,帮我个忙。”
他拉着杜倩挤到车厢连接处,指着窗外月台上推小车的老汉:
“看见那个蓝布篷没有?”
杜倩点头。
小车玻璃柜里摆着肉夹馍,白吉馍烤得金黄酥脆。
“要三个?”
她摸零钱。
“不。”
李冰眼睛发亮:
“看他的包装纸——”
油渍斑斑的牛皮纸上,印着“老孙家”的模糊字样。
杜倩恍然大悟:
“你想把本地小吃引进超市熟食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