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朱允熥觉得,老朱也是满肚子坏水。
故意安排他首先读关于朱允炆的奏章,肯定是利用朱允炆给自己增加压力。
但是,朱元璋这样说了,朱允熥又不能不照做,唯有朗声道:“应天府尹孟端上奏,应天府捉了七人,其中一人是盗贼,他们都分辨不出谁是盗贼。是二皇孙朱允炆慧眼识人,帮应天府捉了盗贼,此贼是衙门通缉了三年的大盗,孟端请皇爷爷赏赐朱允炆。”
话音落下,旁边坐着的朱允炆愣了片刻。
这份奏章的事情,其实他早就知道了,也知道孟端会和自己配合上奏,宣扬名声,只是没想到,奏章会落在朱允熥手中。
现在听朱允熥,把自己的光辉事迹念出来,朱允炆感到脸上有光,这样挑衅的意味更明显了。
有一种,可以把朱允熥,彻底打压下去的感觉。
先不管慧人识人,捉到盗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朱允炆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但这份奏章送到皇爷爷这里了。
那就是真的了。
“哦?”
朱元璋听了这奏章,笑眯眯地说道:“允炆不错,你还有慧眼识人的本领。”
“皇爷爷,孙儿只是顺手。”
朱允炆拱手行了一礼,一脸谦虚的样子,文质彬彬道:“那天孙儿正好遇到此事,看到孟大人无计可施,顺手帮了一帮,只是没想到孟大人还会上奏,孙儿早就和他说过,都是小事。”
装,你继续装。
朱允熥神色淡然,注意到朱允炆数次,以一种挑衅的眼神看过来,但他都当作看不到。
好像所有事情,都和他没关系。
“不错!”
朱元璋赞叹道:“你是如何,看出那盗贼的?”
提起了这个问题,朱允炆就要兴奋了,准备把自己读书的知识拿出来用。
“孙儿想到《周礼》里面的听讼,有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观其出言,不直则烦。”
“察其颜色,不直则赧。”
“观其气息,不直则喘。”
“观其聆听,不直则惑。”
“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
“根据这一点,孙儿看那人,神色不对,疑似盗贼,让端大
人审问果真如此。”
朱允炆沾沾自喜详细地说着自己的光荣事迹。
朱允熥听完了心里又免不了吐槽说得好像和真的一样不过这个听讼他也是知道的杨士奇给自己讲解过。
出自周礼后来各朝代都以此为刑事审判的重要手段在大明朝也不例外。
“好允炆学以致用。”
朱元璋大为赞赏。
虽然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件事水分很深但可以配合地称赞一下朱允炆好让某个逆孙压力大增。
朱允熥根本没有压力他就不相信这种低段位的手段你老朱看不出来。
“允炆做得甚好孟端说得也对该有重赏。”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问:“允熥觉得该如何奖赏?”
听到还要朱允熥建议赏赐朱允炆心里更是大喜有一种对朱允熥**诛心的感觉。
看你朱允熥还能怎么办。
要不是这里场合不对朱允炆忍不住大笑出来了。
朱允熥说道:“孙儿觉得赏赐的事情可以先放下不谈。”
“三弟。”
朱允炆看了朱允熥一眼又道:“皇爷爷孙儿知道三弟可能怨恨孙儿不想给孙儿赏赐其实孙儿可以理解的那就不要了都是小事情有和没有都没所谓了。”
他还要表现出大度
同时把朱允熥描述得很小气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么谁好谁坏一眼看出来了。
朱允熥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无奈道:“谁怨恨你了?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孙儿是在想堂堂应天府居然不如朱允炆一个人可想而知应天府有多少人尸位素餐孙儿建议严惩应天府。”
此言一出朱允炆瞬间脸色惨白。
他们决定要用这个方法之前一时间想漏了这一点。
如果真的因此严查应天府那么外面的人岂不都在传是他朱允炆搞了整个应天府以后还有谁愿意支持自己?
六部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