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开局一口西北风》

106. 揭牌

仁和堂外,往日冷清的巷子,今日早早便挤满了人。

彩棚从街口一直搭到巷尾,结实的立柱上装饰着各式各样显眼的绸带。往日只在红白事上出现的鼓乐手们头一回接到这样的活儿,身着统一制式的长袍,满怀新奇地卯足了劲吹奏。激昂的调子混着看热闹的百姓的喧闹声,一片如火如荼。

巷子两侧,数十张被擦得锃亮的方桌沿路排开。

临近巷口的摊位打着各家药铺的幡子,摊主们个个精神抖擞得像打了鸡血般,誓要在同行面前为自家铺子争个脸面。

桌上毫不藏私地摆满了从四处搜罗来的名贵稀奇药材,天山深处的雪莲、极寒之地的冬虫夏草、关岭特产的夜交藤……数不胜数。

若是遇到业内懂行的感兴趣上前来问,立刻讲得口若悬河,遇上不懂的路人驻足,也免不了炫耀几句。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瞧见对方震惊艳羡的反应才最要紧。

再往里走,便是各位医家前辈的摊位。

他们端坐桌后,面前围满了前来请教之人。或老或少,或贫或富,在此处都短暂地成为了一同求学的同窗。

这当中最受欢迎的,当数仁和堂前些日子新聘的白发老教谕,身边围得水泄不通,都是慕名来听他讲解那一套精湛的号脉手法。时不时有好学胆大的,扬声替大家问上两句,其余人得到解答后连忙提笔在手札上飞快记录。

辰时刚过,巷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难得早起一次的魏刺史腆着愈发圆润的肚子,带着一大串儿随从款款而来。他身后跟着的吕都尉和王都尉皆是一身银甲,竟还都带了家中夫人和女郎一同过来。

“姜司药,恭喜恭喜!”

魏刺史抚着胡须笑道,从随从手里取过一早便备好的贺礼递上。

打开时内行人皆惊,竟是一整套前朝医家手抄孤本。

姜鹤羽心头一动。黄遇山念叨过好几次此书,只是苦于放置在天家的集贤院中,无缘得见。

魏刺史正色道:“此书乃是本官特意托楚王殿下从集贤院中寻来。朝廷和益州大都督府对你都颇为看重,还望你往后能为大夏培养出更多仁心仁术的医者。”

“多谢大人,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姜鹤羽躬身谢过。

“好好干。”魏刺史拍拍她的肩,才端了没一会儿的威严形象下一刻便破了功,弯下腰小声道,“鹤羽啊,我家中那些个蹬鼻子上脸的女人最近嫌我太过富态……我听闻,这书中有个不用节食也能匀称身形的方子,你看看能不能照着做出来?”

姜鹤羽:……

她望着他胖脸上堆满的恳切,只得无奈应下。

安顿好魏刺史,姜鹤羽又同吕都尉、王都尉两家叙过话,转身正撞见蒋峰毅一手揽着安妙然,一手牵着蒋云岚,也紧跟着到了。

蒋峰毅匆匆打过招呼,将妻女交给姜鹤羽,跟上了两位老上司的步伐。

安妙然前些日子微微塌下去的肩颈如今舒展着,与身旁穿鹅黄襦裙的云岚站在一起,远远看去,说是一对儿姐妹花也不为过。

“鹤羽姨姨,我今天好看吗?”蒋云岚扑过来,一脸期待地仰头看姜鹤羽。

姜鹤羽半蹲下身仔细瞧了瞧,“好看。尤其是花钿,贴别漂亮!”

蒋云岚顿时乐开了花。

“真不害臊!”安妙然轻推了推小丫头的脑袋,朝姜鹤羽嗔道,“你就是爱惯着她!惯得她现在愈发没脸没皮。”

“女郎自信些是才好。”姜鹤羽瞥见那个小姑娘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朝自己做鬼脸,笑道,“更何况,嫂子与我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可不好让我来背这口锅。”

安妙然笑哼一声,将一直拎着的木箱递给她:“这是给你的开院贺礼。”她凑近了些,贴在姜鹤羽耳边低声道,“下边有道夹层,里面放着些女儿家用得上的……趁大礼前几日好好看看,可明白?”

姜鹤羽一愣,反应过来,无奈道:“嫂子,我是大夫,还有什么不懂的?”

“那不一样!”安妙然轻轻跺一下脚,“是一些助兴的……哎呀,你自己回去看罢!”她说着,竟是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脸红得发烫。

姜鹤羽只好笑着收下她的好意,心下也多了几分好奇。

两人又就接下来一段时日的诊疗方案聊了半刻钟,年纪还小的蒋云岚待不住,嘟嘟囔囔想去别处看热闹。正好吉时也快到了,姜鹤羽辞过她们,正要往典礼台去,身后忽地传来气喘吁吁的唤声:

“阿羽!”

黄遇山拖家带口姗姗来迟:“哎呀,还好赶上了!”他抹了把脑门上的汗,“这一路上人太多了!马车老远就堵得一动不动,只能靠脚走!”

梁华丹抱着个女童缓步跟上来,斥他:“让你早些动身,偏得磨蹭,说赶得上!”

黄遇山嘿嘿笑一声:“阿羽,没出啥问题吧?”

“师傅,梁姨。”姜鹤羽见了礼,笑道,“我这边一切顺利。只是——张公等您好久了。”

黄遇山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张琮阳立在不远处的树荫下,躬身给在为学子答疑的张元礼递了盏茶,转头朝这边挥挥手。

“哎呀,坏了!忘了跟这老头子约过了!”

黄遇山一拍脑门,叮嘱梁华丹几句,狗撵似的小跑过去。

“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毛毛躁躁!”梁华丹翻了个白眼。

她如今与和姜鹤羽初见那会儿的模样截然不同,倒是与黄遇山的脾性像了几分。

“师傅这是心态年轻呢。”姜鹤羽笑了笑,凑过去,看清她怀中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这便是若萱?”

她指尖刚要碰到孩子的脸颊,就被一只胖乎乎的小手试探性地抓住了手指。

“你倒是讨孩子喜欢。”梁华丹无奈地摇摇头,“最开始接回家那段时日,她根本不愿让我碰,整日就缩在床角发呆。”

“那是因为您对她好,她如今才能有接触外人的勇气。”

姜鹤羽第一回听说梁华丹收养了一个患有兔缺的女童时,也是有些惊讶。毕竟她跟着黄遇山离开军营时的状态,实在算不上多好,神色恍惚,眼神游离,仿佛失了生志的行尸走肉,全然看不出还能有心力再向别人释放爱意。

梁华丹叹口气:“胆子确实是大了些,只是依旧不肯开口说话,也只有实在急得不行了才会啊两声。”

“喉咙上没什么问题,等唇裂治好,慢慢就愿意说了。”姜鹤羽察觉到掌心被软软的手指轻挠,笑着摸摸若萱的脸蛋,“现在是爱同我玩,等过段时日做了手术,怕是一见着我就要哭。”

梁华丹说起这个就有些气:“我不知跟你师傅说了多了次,让他来就好。他偏不,说干不下来,非得来麻烦你。真不明白这人当了几十年大夫,当到哪里去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姜鹤羽看了眼在不远处拉着张元礼争得起劲的黄遇山,“师傅也是为了谨慎起见,梁姨切莫怪他。”

黄遇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军医,在战场上给伤兵缝再麻烦的伤口都不在话下,一个简单的兔缺手术,又哪里能难得住他?不过是关心则乱罢了。毕竟没有几个大夫,能在给最亲近之人做手术时依然保持足够镇定。

日上中天,吉时一到,鼓乐丝竹声戛然而止。

姜鹤羽引着魏刺史与老前辈们登上观礼台,转身望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鬓角斑白的老医工,眼神热切的年轻学子,甚至还有抱着孩子来求诊的百姓。稍远处,帮忙招待客人的江离负手而立,遥遥看向她的目光盛满笑意。

“良辰吉时,开院授业!”

司仪的高喝响彻巷中。

姜鹤羽握住匾额上的绸带猛地一拉。

鲜红的蒙布坠落,“仁和书院”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笔锋遒劲有力,让人似乎能透过其中,窥见一颗誓要与阎罗扳手腕的决心。

台下即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原来就在仁和堂的众人更是与有荣焉,一个个激动得红了脸。

揭牌仪式结束,观礼台便很快被手脚麻利地改头换面,成了比试台。

仁和书院的教谕们协力出题,请来各处德才兼备的名医做评委,让前来比试之人当场辨识药材、诊脉开方、解剖缝合、展示拿手技。

一应比试环节与进仁和书院的考核难度相当,只不过此次的优胜者不仅能获得入学资格,还能得到书院诸位教谕亲笔批注的医书各一本。

百姓见多了比武斗技的,还从来没见过大夫比医,一时将台下围得水泄不通。

虽不如肉搏观赏性高,但看一个个平日清高的读书郎被难得抓耳挠腮,也着实有趣。

待比试结束,优胜的二十人中,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凭着其他各项中规中矩、没有短板,且一手针灸手法精准出色而拔得头筹。

评委席间,回春医馆的坐堂大夫抚着长须点点头:“不错,师从何人?”

“我、我没有、师傅。”少年似乎有口吃的毛病,说话不太顺畅,“小时候、爷爷教过,后来、后来、是自学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