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九百二十九章 没有底线

“这个苏建生,仗着手里的权利,胡作非为,我看他也长不了。”

李学军昨天在得知天会也被调岗了以后,就给苏建生打过电话,结果苏建生面对他这位老领导的质问,只是一味的打官腔。

“大伯,犯不上跟这种人生气,他愿意折腾,就让他折腾去,那些跟着他的人,早早晚晚,我一个个的都给他收拾了。”

听到李天明的话,李学军也只当是在宽慰他。

他哪里能想到,海城钢铁厂这么大的企业居然会有一天,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无法维持,最后通过企业混改,将管理权交出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未来如何,也只有李天明这个重生的人才知道。

吃过午饭,天会就带着苗红翠去厂里办辞职手续了。

“天会勤勤恳恳为钢铁厂工作这么多年,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让人心寒啊!”

李学军这话在说天会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

十几岁进厂,干了几十年,又在厂**的位置上殚精竭虑了好几年,最后不过是人走茶凉,连亲侄子都保不住。

“大伯,要我说,不干更好,钢铁厂这样的大国企,天会就算是再熬上10年,最多也就是个车间主任,恐怕连分厂厂长都混不上,工资也得一级一级的熬,出来跟**,虽说不在体制内了,可赚得绝对比在钢铁厂多得多。”

要是搁以前,李学军肯定要反驳,但今天……

他没那个心气儿了。

“大伯,您这也退了,过些日子放暑假,您和我大娘回村里住些日子,只当散散心。”

看得出来,正式退休以后,李学军的日子过得并不畅快。

人都是这样,退休之前,总觉得上班累,可一旦真的让他闲下来,又会觉得无所适从。

“是啊,学军,回村里松快松快,把几个孩子都带上。”

听严巧珍也这么说,李学军也不禁有些心动了。

出来这么多年,除了逢年过节,或者老家有事情了,才有机会回去,平时根本没时间。

现在退休了,也确实应该回老家歇歇了。

“那就……等秋秋他们放暑假。”

见李学军终于松了口,李天明忙道:“大伯,咱们可说定了,等

放暑假,我就来接您和我大娘。

李学军笑道:“行,就等着你过来接。

离开家乡的人,等到上了年岁,之所以不回老家,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人可以投奔。

满腔思乡之情的扑回去,结果连一个可以投奔的人都没有,还回去干啥。

李学军在老家有两个兄弟,还有一帮侄子,不管咋说,还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李天明待了一会儿,又去了自行车厂,把天会两口子的事说了。

对苏建生的做法,孙立也是满心的瞧不上。

“姓苏的也就这点儿能耐了,什么物件儿啊!

“不管他,天生来了以后,孙哥,你帮我好好带他,尤其是管理上。

孙立听出了李天明的弦外之音。

“你这是又要有大动作了?

“有些想法,不过不着急,戏折子有了,可台还没搭好呢,你这边得把唱大轴的角儿给我培养出来。

孙立闻言笑道:“放心,甭管你要唱啥,这出戏,我都捧着让你唱圆满了,天会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这边的事,交代完,李天明又去了钢铁厂。

天会和苗红翠的辞职手续,很快就办完了。

这年头,找工作不容易,想辞职那是分分钟的事,他们两个将岗位空出来,那些职工子弟才有机会顶上来。

“哥,他们让我把房子腾出来。

哈!

这是一点儿情面都不打算留了啊!

“大件儿东西,先送厂里去,别的都带上,你们回村里住些日子,入职的事不着急。

李天明接着又去了车队,孙立的老丈人还是这里的一把手,他的面子绝对好事。

安排了一辆货车,将天会家里的大件儿物品都运到了自行车厂。

“姓苏的还真干得出来,行,这人我算是认识了。

孙立看着李天明去而复返,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也觉得不可思议。

按照常理,就算双方斗得不可开交,但大面上,还都得维持着最起码的体面。

就苏建生的这些做法,这人要是能在位置上长久了,那可真没天理了。

找了一个空置的房间,把家具、电器都搬了进去。

“天会,

房子的事不着急等那边的职工宿舍建好了到时候给你们一家三口分套好的。”

这边安置好了李天明又带着天会和苗红翠去托儿所接上孩子。

“回家!”

李天明带着一家三口进来的时候方艳梅正在院子里摘菜呢。

“天会你们这是……”

虽说李天明都给安排好了可天会面对方艳梅的时候还是愧疚得张不开嘴。

“妈……”

“四婶儿

呃?

方艳梅听得一头雾水啥叫不在钢铁厂干了?

“天明这……咋回事啊?”

“我这边事太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