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红楼万芳春》
小宝钗今天穿着一件新做的雪青色缂丝菊蝶纹琵琶襟夹衣,闻言拎起自己的裙摆,轻轻巧巧地转了一圈给薛父看,一面笑道:“女儿自出生起,吃、喝、穿、用,无一不是家里供给,现在家里需要女儿尽绵薄之力,这自然是应当应分的。更何况,父亲方才也说了,女儿的前途不仅有助于家族,若是女儿爬得高、走得远,自己便也过得好,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女儿有什么好委屈的?只是,父亲有一件事说得不对,女儿怎么不能做经营?将来,兄弟们经营生意,女儿便经营人心与自个儿的前途,左右都是‘经营’二字,正是咱们家最擅长的,女儿自然不会差了。”
薛父喉头有些哽咽,望着女儿,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来。
小宝钗走过去,将父亲的茶盏捧着递给他,接着道:“再者……就像贾家可以依赖表姐一样,咱们家若能以女儿为依靠,从此兴旺繁盛、有枝可依、安枕无忧,再也不用夙夜惊怕,那以后咱们家里再生了妹妹、侄女儿、外甥女儿们,她们就可以像父亲说的那样、无忧无虑地长大,再就近择一门安稳可心的亲事。到时候呀,再也没有人敢嫌弃咱们家的门第啦,只有咱们挑他们的份儿,若是生得丑呀,哈哈,不嫁!”
她语音清脆,一面说、一面眨着眼睛笑起来。
方才被宝钗拂去的小虫并不死心,在暗处歇了一会儿,此时蓄齐精神,仍在熟睡的宝玉上空盘旋滋扰,它也并不肯落下,无端恼人得很。
宝钗看得清楚,微微倾了身子、探出手去赶,项圈上的金锁随着这一下的动作晃动了一下,滑出衣领,锁上的几只小金铃铛发出了微小却清脆的碎响。
宝钗低头抚了一下金锁,面上不禁微笑。
待自己长到十二岁上时,有一回在母亲房中做针线、说话,母亲看见了这锁,随口说,铃铛是小孩儿家才戴的,这会子不如拿出去叫人拆了铃铛,换个络子、流苏,或是熔了铃铛打两颗金珠作坠脚,这才合身份,又好看。
宝钗听奶娘说,这金锁的纹样还是父亲亲手绘制的,既是这样,自己怎么舍得改动它呢?
如此宝钗便同母亲说,若改动它,到底麻烦,又怕改来的不合心。总归早戴得习惯了,且日常掩在大衣裳里面,谁又看它去?不如留着它,免得又折腾。
终究不是要紧东西,薛姨妈又一贯肯听女儿的话,如此便不坚持。
那时薛父已然故去两年,薛家重又推举了持重老成的三叔当家。
自此宝钗这一房虽是仍旧住在家里,也是再不管事的了,一应吃住一如往常,都由家里供给。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虽是自家姊妹弟兄,依然得顾及男女有别,再不能日日玩在一起,宝钗与堂兄弟们别室而处,只好将儿时亲密无间的记忆小心收藏起来,各自在既定的人生轨道上努力向前走着。
在与父亲书房长谈后的无数日皆如一日,小宝钗深居闺中,在阖族的期许中慢慢长成。
正如父亲曾展望过的那样,她一日比一日出落得更加美丽,德、言、容、功样样出色,慧质雅行、善笼人心。
只是她愈是出色,心里就愈是冷下来,在漫长的时光中渐渐地在身周筑起了一座无形的高墙,绝不与人推心置腹。
在宝钗终于到了可以进京待选的年龄时,她已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心里想的只是要搏一个金殿中选、鱼跃龙门,她便可一偿所愿,到时不论是做妃嫔,还是做女官、伴读,总是要用自己的容貌、品德和智计为自己、为家族拼出一条路来。
在贾家住下本不在她的计划之中。
她本以为只是略略盘桓几日便好,母亲远嫁多年,日常虽不挂在嘴边,心中却难免惦念亲人,好容易在京城同阔别许久的亲姐姐见上一面,小住几日,也能全了两姊妹多年互相牵挂的姐妹情分。
贾家的女孩儿们又俱是好相处的,也略略解慰了自己从小没有姊妹相伴的遗憾。
在进宫前能最后再享受这样一段安恬静美的日子,也是极好的。
可不知怎的,到了初选的日子,自己的名册才递上去没几日,竟被撂了出来,只告诉已落了选,让回原籍去,由家中自行聘嫁、再不相干的,把个薛家人闹得目瞪口呆。
从头至尾宝钗连宫门都没能进去一步,更别提后头的殿前选对了。
数年经营、几番运筹尚未施展,便被浇了好大一盆冷水,竟是折在第一道关卡上,宝钗只恐怕是自己哪一处不曾思虑周全,可对方连个说法也无,越发是连改也无从改起。
这一回落了选,虽没令“永不再选”,可若等下一回再选时,又是三年后了,到时自己的年纪在秀女中恐怕已嫌有些大了,胜算更减许多。由此看来,此路算是彻底不通,如何不教人懊恼?
薛蟠虽然平素行事荒唐不经,对亲妹妹的事情倒是着实上心,遇上这样没着落的事,他便也赶着去问了几回,要紧的、不要紧的人也想法子托了几个。
金珠银钱流水一样递进去,那负责的内侍却总是翻着一双“无可奉告”的白眼,软硬不吃,一丝口风也不肯透。
薛蟠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当下也恼了,回来便道:“不叫去就不去罢,那里难道又是什么好去处了?没得叫人挑三拣四的。依我看,不如‘就坡下驴’,如此这样就罢了,也免得妹妹去那劳什子不见天日的鬼地方活受罪,他贾家舍得一个大姐姐去,我却舍不得呢。”
这当儿毕竟还住在人家家里,薛姨妈恐怕儿子失言埋祸,忙忙地就去捂他的嘴,嗔怪他道:“娘儿几个好好的说话,怎么又嚷起来。听听你满嘴里胡说的都是什么,什么‘就坡下驴’,谁是驴?”
薛蟠这才醒悟过来,忙向宝钗作揖,又是作势打自己的嘴,一面笑道:“妹妹别生气,我是驴、我是驴。”
宝钗坐在一边,嘴角噙着笑意,瞧着母亲与哥哥说话。
她不笑又能如何呢?
事情已然是这样,若是自己露出难过失意的神色,不仅要让母兄担忧,恐怕更是要让外头的人看笑话了。
宝钗想,这也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