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50.锦衣夜行(一)

当宫中传出陛下怀孕的喜讯,赵云黄忠恰率兵将百越之地拿下,她便将东汉的国土,尽收矣,百官皆为她贺,天下再次分而合之,太平的号角传了很远,百姓皆知短时间不会再有战争。

刘琼让兵部将伤兵残卒妥善安顿,户部可以拨款,再将老兵退伍一些,他们离家太久了,如今太平了,可以发放补贴,重新招新兵练着驻守边地。

华佗率着这些年选出的最好的医疗团队,个个家世往上翻着十八代清白人,住进宫里,宫殿新修,他们正好住进宫内的太医院,宫人们对宫内的安全问题更细心,原本在另招宫人,毕竟宫殿一建,每日的洒扫这两百人都不够,如今也搁置,招的人也先搁宫外一一调查,每晚留两女医住她楼下陪着。

谢衣要住进来照顾,被刘琼拒绝了,她其实只是想要这个孩子,谢衣是开国重臣,握的是大明原始股,今后纵使她立后另有子嗣。也有班底能给这孩子助力,他没有亲族,有权而无根基,所以刘琼才强求,她其实也觉得很怪,感情这么多年没变质,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就产生男女之情。

打完天下只是一个开始,新朝初立,人心不稳,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天子与朝臣,向来权力此消彼长,这是另一个战场,没有硝烟,却更为艰难。

刘琼觉得孩子已经有了,藕断丝连就很尴尬,而且她拉着谢衣非让他入以后的夺嫡局已经够了,倒也不是真想让他搭上一生。

刘备与她是天然的同盟,毕竟父女关系,可他们都不是重权的人,因此权力是下放的。如同宋恪所说,国家需要人治理,她二十年以内,除了世家子弟,别无选择。

科举制推行,纵使二十年后,寒门想挤掉士族,如同初唐一般,也极为艰难。

她几乎可以预见,她的朝堂,如果她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封宋恪为后,那么士族会像闻见血的血蛭一样,疯狂向他靠拢。他原本就有曹家班底,初时他们翻不起风浪,那么待刘备老去,她只与宋恪几乎是分庭抗礼,如果她生了继承人,孩子就是最大的变数。哪怕宋恪没有一丝心思,也会成为她吞得了咽不下的针。

归根结底,最开始的那句话,在她心里扎了根,唯名与器,不可假手于人。

当敌在外时,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会为统一让步,为战争上下一心。可当外敌消失了,党争是政治绕不开的死结,其他州郡已在掌握,江东六郡虽归附,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江东士族手上,朝庭的政令难以在其中通行,只能慢慢磨。

她能完全把握的,是三军兵权,至于功臣班底,人心难测,谁知未来变数?

朱元璋初得天下时,想的也是富贵同享。

当她处在政治漩涡中心时,她必须清楚知道,她永远当不了那岸上的看客,所有人向她涌来,奉她为主,如果她胆怯,放权,那么,刘璋是最好的案例。

当初涌来捧起她的浪,也能将她打翻让她万劫不复。

此时宫里很静,其实这一切在入许昌之时便已注定,她坐在汉帝的龙椅上,嫌着许昌的宫室,昔日长乐未央,如今只剩方寸之地。

那方龙椅她坐上去,她从那个位置下望,她就注定一生为此厮杀。如今明堂的龙椅更高,堂下群臣开始互相结交拉拢结为姻亲,他们希望明君在位,又希望圣天子垂拱而治,放权选贤任能。

她不动声色的看着,想着似乎可以欲见的将来。她一直说,她最快乐的时候,大概就是在幽州,创业的最初,是最为艰难冒险的时候。他们三个最为肆意,无话不谈,什么都敢为,仿佛天地一切都可任由他们改写。

随着地盘扩张,她越来越身不由己,她的感情,自由与意志,都得为权柄让步,为天下让步。她学着制衡之道,又不敢再继续加码,直到山河一统,她发现,她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

她所能改变的,只是天下人希望变的,否则,她就要面对层层质疑与阳奉阴违,天高皇帝远,她强行改变除了吃力不讨好,什么也改变不了。

如果宋恪建洛阳一般,他建了,他按的是他们最初的想法造的,只是没想到,如一面镜子,照出人心诡测。

自她怀孕,身边照顾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到刘琼都冒了火气,诸葛亮又把宫内给细查了一遍,还好这时候宫殿少,什么事情很是一目了然。

她将沮授法正调了回来,提拔了一个政绩卓越的太守,一个叫杨越的新人当了兖州刺史,至于益州,刘备带着文臣团够了。沮授重新当了刑部尚书,看着郭嘉这侍郎有些恍惚,法正任了左相,诸葛亮居右相,两人在丞相府时有磨擦,毕竟治世思想方法不同,就容易出问题。

她与宋恪除了在朝会上见过,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说话了,除了工作上的事,他变得很沉默,导致谢衣在朝上更沉默,她依旧不动如山的听着大臣汇报。

她怀孕谢衣位置并未动,大臣们也默契的没有提。

科考如期而至,这应该是最后一年简易科举,明年停一年,后年开始,便开始院试乡试会试,科举规范化。当然举荐也可以,但她要求担保人,敢举荐也得敢负责人的德行不是?

由于是封名批卷,她看着最后状元的名字,陷入了沉默,司马懿。

无妨,曹操孙权她都用了,别说一个司马懿,毕竟如今司马家人才济济,如果想要治理天下,稳步上前,她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被人景仰,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他被后人口口相传了千年,武侯祠香火从未停过,当翻开他的记载,里面的人比故事里的更为能耐,像他如此才干还有品性的人,就算放浩瀚青史里,也是凤毛鳞角。

这一次科举的质量,肉眼可见的,比去年高了很多,大乔也挤了进来,她看着乔婉与孙尚香的名字,虽然靠后,但在世家发力的情况下,她们能通过层层筛选挤上来,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由于长安也得翻新,她将宋恪外派去了长安,让谢衣带人去江东,虽然吐槽江東是个烂摊子,但是也不能不管呀。

而且他们现在氛围有些压抑,容易影响她的心情,这不妥。

牵招来到洛阳,被小孩撞了一下,反应过来那小孩已经跑远,他从斜襟里搜罗到袖兜内,两只宽掌在自个儿腰封上下又摸一圈,指下抻的是这一身锦衣袍,边边角角掖平了褶儿,也没找见那一袋碎钱。顿住脚,定定瞅着前方一阵儿失神,稀疏两道眉毛就皱起来了,连同两眼凝得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