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七零快乐成长日常》

第89章

赵主任跟戚苒昨夜都没有休息好。一大早起来,他们提前组织全体工人开会,提醒大伙儿有新领导来视察的事情。

早上八点,林书记陪同汪向阳来到编织厂视察。

赵主任跟戚苒等人扬起笑脸,欢迎领导来到编织厂了解工作情况。

汪向阳还以为这个新开的编织厂有些规模,没想到就几间屋子!就只有三十名工人!这个小工厂目前只有一个生产科主任!连厂长都没有定下!

不到二十分钟就视察完了编织厂的情况,汪向阳心里有数了。对此,他皱着眉头开口发言:“这不是小打小闹嘛?编织厂跟个小作坊似的,这怎么带动全县发展?”

赵主任低着头,没有吭声。

林书记淡定地回应道:“刘主任在的时候,定下了‘先挣三个工分再挣十个工分’的发展目标。”

“啥意思?”汪向阳表情不悦。

林书记给他解释道:“咱县里目前能拿出来办厂的资金有限,只能办个小厂子。先从小厂子开始发展。这就是先挣三个工分!等后期小厂子发展起来了,咱县里会追加投资扩大编织厂的规模,然后就能挣十个工分了!”

汪向阳露出嘲讽的神色,缓缓说道:“照我看,这叫异想天开!这个编织厂已经办厂两个多月,目前我没有在厂里看到库存!连产品都没有生产出来,你们怎么保证厂子能盈利?”

林书记告诉对方:“彭秘书先前在首都接了两千多笔订单,咱编织厂的工人是新招聘的,需要培训一段时间。只要培训好工人,就能马上生产出产品,卖到外面盈利。”

“两千笔订单,能有多少利润?”汪向阳压根看不起这两千笔订单,觉得数量太少!

林书记看向赵主任,询问道:“赵主任,你来回答汪主任这个问题吧!”

赵主任立马抬头,回答道:“目前收到了2394笔订单,每一笔订单售价十块钱,最后能收到23940元,最后的利润情况,需要减去办厂支出以及厂里的材料消耗与工人薪资支付情况,才能确定准确数额。”

闻言,汪向阳露出诧异的表情。他的老丈人就在市里的编织厂当厂长,但是市里的编织厂一笔订单才赚一两块钱,甚至是几毛钱的利润!而西云县的一笔订单能对外售价十块钱!这价格也太高了!

“据我所知,编织产品买不了这么高的价格吧?你们一笔订单卖出十块钱的高价,这不是坑老百姓的钱吗!”汪向阳故作生气的模样质问赵主任。

赵主任面色紧张,深吸了一口气,出声解释道:“咱厂里主要推销的产品是收纳箱。在外面一个收纳箱的售价是二十块钱到三十块

钱。还需要工业票才能买到。咱厂里的收纳箱定价十块钱已经比市场价低了很多而且咱厂里的收纳箱目前是不需要凭工业票购买的。所以很多人民群众都接受这个价格的收纳箱。”

汪向阳问道:“产品在哪?拿过来给我瞧瞧。”

戚苒马上从办公室里拿来一个成品收纳箱递给汪向阳。

汪向阳看到这个收纳箱立马就理解了为啥能买十块钱的价格!这个收纳箱挺大的至少能收纳十几件夏装两三件冬装。哪怕不装衣服拿来收纳其他东西也能收纳不少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

甚至在收纳箱的左右两侧还加了两个耳朵一看就能穿上带子背在身上!方便出门携带!关键是这款收纳箱编得很好看!上边加了一些编织的小玩意儿看着就很高档!

说实话这款收纳箱才卖十块钱卖得太便宜了!还不是凭工业票购买的!汪向阳觉得西云县这边的人都是蠢货!连挣钱都挣不明白!

汪向阳把收纳箱还给戚苒面色严肃地质问赵主任:“同样是收纳箱为啥别的厂子在市场上卖二三十块钱咱县里的编织厂只销售十块钱?而且还不是凭工业票售卖?”

赵主任抬头看向林书记等了一会儿见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汪主任情况是这样的。先前刘主任说过咱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咱厂子里挣点钱

“咱编织厂是为国家挣钱的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咱不能卖那么高的价格给人民群众。价格高了人民群众买不起用不起。这样并不利于服务人民群众。”

汪向阳听到这话笑得阴阳怪气的嘲讽道:“依照你们的意思。其他编织厂卖二三十块钱还凭工业票购买。那是在为难人民群众?”

赵主任急得额头冒出了好多冷汗僵着脸回应道:“汪主任咱不是这个意思。咱编织厂是按照刘主任的指示办厂所有工作都是按照刘主任的指示开展。”

“所以都是刘长生的意思?这个编织厂是刘长生一个人的?”汪向阳瞥了眼林书记。

林书记觉得这人真是越说越不像样心里头厌恶极了对方表面上还得客客气气地回话:“汪主任真是讲了个好笑话啊!这编织厂是咱西云县的是国营工厂咋可能是他刘长生一个人的?从办厂前到办厂后的工作都是经过县里领导班组开会商讨定下的。”

汪向阳冷笑一声缓缓说道:“这几天我翻看了西云县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很多会议内容都是刘长生在主持。这西云县不知道的还以为啥时候成了他刘长生一个人的天下!

这话可真是够毒的!一边往刘长生头上扣帽子,说西云县是刘长生的一言堂。一边骂西云县的领导班组一个个全都是哑巴,没人敢出声反抗刘长生!

林书记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收敛笑容,冷漠地言道:“汪主任如果对刘主任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向上反映。如果您是对西云县的领导班组工作情况不满意,也可以一起向上反映。”

汪向阳调来西云县就是来找茬的。看到林书记敢怼他,立马顺着杆子往上爬,一脸严肃地说道:“西云县的工作情况,我一定会如实向上反映的!”

林书记转头看向别处,懒得再搭理对方。

汪向阳也不搭理林书记,继续跑出犀利的话题,质问赵主任:“为啥没看到编织厂的技术师傅?”

“咱编织厂的技术师傅回家休息了。”

赵主任看出来了,这个汪主任就是故意来找茬的!重点针对的就是刘长生!所以对于刘长生的所有决策,包括在刘长生全力支持下开办的编织厂,也成为这个汪主任针对的目标!

汪向阳表情突变,愤怒地厉声骂道:“咋回事!编织厂刚开起来,现在正是培训工人的时期,技术师傅不在厂里培训工人,在家里歇息!一点工作敬业精神都没有!这不只是在耽搁编织厂的发展!更实在耽搁西云县的发展!立马把技术师傅叫过来!我要问清楚情况!”

赵主任还没开口解释,戚苒主动出声说道:“汪主任,您好,我是技术师傅的秘书。咱县里考虑到技术师傅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对技术师傅的身份进行保密。将我安排到技术师傅身边,协助周师傅工作。您想了解啥情况,可以询问我。”

汪向阳盯着戚苒,没有搭理她,而是转头质问林书记:“哪怕是市里的编织厂,都没听说要保密技术师傅的信息!小小的编织厂技术师傅都能被列入信息保密?这是谁的意思?”

“是刘主任的意思。咱编织厂的技术师傅目前只有九岁。年纪小,情况特殊,所以县里经过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对周师傅的身份进行保密。”

林书记现在只能把所有事儿都推到刘长生一个人身上。这是他之前跟刘长生商量的结果。刘长生愿意抗下所有风险,要求林书记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留在西云县继续主持工作!

汪向阳不敢置信地问道:“啥?九岁的技术师傅?你们到底在搞啥!”

林书记将周锦绣的情况告诉对方:“周师傅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有天赋的人才。她代表咱编织厂去了首都参加编织技术比赛。还拿到了优秀奖!当时津市的刘师傅想收她为徒,带她去津市深造,周师傅拒绝了。她放弃大好前程回到县里,帮

助咱县里培养工人。考虑到周师傅这阵子太忙了所以厂里给她放了几天假让她回家歇息。”

汪向阳皱着眉头追问道:“连市里的编织厂都没有收到比赛邀请这个九岁的孩子咋去首都参加比赛的?”

林书记从对方话里捕捉到一个信息汪向阳多次提起市里的编织厂看来对市里的编织厂很了解。

一时之间林书记猜不透汪向阳到底想干啥。只能含糊地回答道:“也许是首都那边有人认识周师傅知道周师傅手艺好所以才给周师傅发了比赛邀请。”

“周师傅家在哪?她是首都人?还是县里人?”

汪向阳这次来西云县不单是来找调查刘长生这几年的工作情况

现在总算是弄明白重点在谁身上了。接下来他只需要好好调查周师傅这个孩子的情况就知道为啥对方能参加这次比赛!

见汪向阳这么在意周锦绣林书记心里警惕起来。正准备找个话题结束这次视察就听到隔壁的办公室有电话声在响起。

赵主任跟戚苒对视一眼戚苒反应最快马上跑去接听电话。

汪向阳想知道是谁给编织厂打电话抬起脚追上戚苒进入办公室里。

林书记皱起眉头一脸烦躁的表情示意赵主任一起去办公室。

“是。我会转告周师傅的!谢谢你们!好的!明白!”

戚苒挂断电话看到这些人都过来了。心里有些紧张。

汪向阳直接开口问道:“谁打来的电话?”

戚苒下意识看向林书记林书记微微摇头。

戚苒只能撒谎告诉汪向阳:“是首都那边打来的电话。有些人询问产品发货的时间觉得等待时间太长所以取消订单。”

汪向阳立马抓住话题批评道:“瞧瞧!我说啥了!你们到现在都没有把产品生产出来这样光让消费者等着这不是浪费大伙儿的时间吗!”

没人回话汪向阳先后把屋里的人都打量了一遍想起迈进门槛的时候听到戚苒提起了一句周师傅他追问道:“刚才你在电话里说会转告周师傅转告啥事?”

戚苒稳住心态回答道:“下单的顾客有七成以上是认识周师傅的有些人不愿意等货了所以让我转告周师傅。”

汪向阳惊讶没想到这个九岁的周师傅竟然在首都这么有名气!为啥以前都没有听说过有这号人物?

他再次把话题引到周锦绣身上问道:“周师傅要休息多久?啥时候来上班?她家在哪儿?”

“周师傅请假回家待了两天后出发去津市学习了。咱编

织厂这边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周师傅特地去一趟津市找刘师傅学习。刘师傅可是行业大拿!

汪向阳一而再地询问周锦绣的信息,让戚苒不得不多想。她毕竟是周锦绣的秘书,第一职责就是服务周锦绣!撒了第一个谎后,戚苒胡说八道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汪向阳听说过,津市那边的编织厂可是北方佼佼者!虽然他对这位刘师傅的情况不了解,但是周师傅这个孩子能搭上刘师傅这条人脉,可见是个有能耐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啥家庭背景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于是,汪向阳把话题引到周锦绣的家庭情况方面:“是周师傅的家人陪同她去津市的吗?

戚苒犹豫了一下,点头回答道:“是的!

“周师傅一家都是在西云县?周家是啥家庭成分?汪向阳往下追问周家的情况。

戚苒没想到汪向阳会从周锦绣追问到周家的情况,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看向林书记。

林书记出声打岔,提醒汪向阳:“汪主任要是想了解周师傅的情况,等她回来再当面了解吧!咱先回县里吧!县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干。

汪向阳不清楚编织厂这边是不是故意把人给藏起来的,从他们的话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只能先离开编织厂,打算另外派人暗中调查这个周师傅的情况。

他目前的工作任务,主要还是调查刘长生。先把刘长生给调查清楚,回头再慢慢弄编织厂这边!看看老丈人是需要编织厂的销路,还是需要编织厂的技术!要啥就给弄啥过去!

回到县政府,吴秘书看到林书记回来了,立马拿着东西进入他的办公室,还把屋门给关上。

“书记,这是寄给您的东西。从首都那边寄来的。

林书记立马拆开信件,先是查看了信的内容,然后翻看信里夹带的几份报纸跟文件。看完之后,他眉头舒展,脸上带着喜色。

吴秘书小声问道:“林书记,这封信跟刘主任有关吗?

林书记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些资料,都是刘长生托首都那边的朋友给林书记寄过来的。这是担心市里会派人过来阻挠西云县的发展,所以才会给林书记这些资料,让林书记拿着这些资料去应对某些黑手的阻挠。

林书记叹气道:“刘主任为了西云县,真是煞费苦心了!咱可不能让他失望!

“那咱接下来是咋工作?吴秘书低声请教林书记。

林书记把资料收好,一脸严肃地说道:“咱就按照先前定下来的发展方向走!没人能阻挠咱县里的发展!

“刘主任那边……吴秘书不知道刘主任还能不能回来。刘主任是位称职令人敬佩的

领导这样的领导如果都能被人搞下去那可真是太让人愤慨了!

“只要没人诬陷刘主任绝对能经得起调查!咱现在要面对的是县里的各方面工作!都打起精神来!”得到这份资料林书记有很大的底气去对抗汪向阳了!

汪向阳把近期的会议记录看完之后又翻看了集资拼单买猪苗的账本亲自核对了一边这笔专款的数目钱数与账本都对得上。

他就不信面对这么多钱这西云县上下真能忍得住不伸手捞一笔!汪向阳怀疑是账本有问题决定明天召开会议让各公社的干部都来开会亲自跟这些公社的干部对接调查!

林书记没有反对配合汪向阳的工作让人去通知下面的公社干部明天来县里开会。

曹主任跟牛书记收到通知两人认真地分析了一下情况都觉得这次会议十有八

九是冲着调查刘长生去的!

次日各公社的主要干部都来到了县里。很多公社的干部这才知道刘长生被带去调查的事儿!

等汪向阳与林书记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交谈目光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汪主任。

汪向阳拉开椅子直接坐下林书记站在一旁没有坐下。

汪向阳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坐下其他人都不坐出声说道:“林书记咋不坐下?”

“咱还是站着说话方便。”

会议室里的椅子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坐所以这几年公社的干部们来县里开会的时候刘长生跟林书记把椅子让给这些公社的干部坐但是这些干部压根不坐。刘长生与林书记也不好意思坐着给大伙儿开会都是跟大伙儿一起站着开会。

汪向阳见林书记不肯坐其他干部也不坐下来。也懒得计较这个问题。坐着向大伙儿介绍自己:“各位同志好!我是上面新派来的革委会主任。我姓汪全名汪向阳!在接下来的工作里将有我来领导各位同志。”

说完这段话汪向阳等着大伙儿给他鼓掌。可等了一会儿一直没见有人给他鼓掌汪向阳心里有些不快。觉得西云县这里的基层干部真是不懂礼貌!

目光扫向每一个人汪向阳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拿起笔一本正经地开会:“今儿组织同志们过来开会

大伙儿没吭声默默地看着汪向阳不知道对方想干啥姑且听着。

汪向阳又扫了眼众人继续往下说:“乡下办学这件事花费了不少县里的资金。尤其是花钱买书下发给学生使用这方面县里花了5798块3毛5。当初这个决策是刘长生在的时候经过领导班组商讨定下的。但是这个决策并不合

适!”

“其他地方办学,都是让学生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