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第一女相》
云水谣:“你认得我?”
“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可还记得《还魂草》?”
云水谣忽然想了起来:“你是秦婉君?”
“正是。”
秦婉君的马车已经慢慢走远,两个人没法继续搭话,云水谣便放下了帘子。
她没想到,竟会偶遇秦婉君。
秦婉君本是个女话本先生,之前云水谣在雍州任职时,还去勾.栏看过她的新戏《还魂草》。
后来,天神教一案爆发,教主闵红姑等人被抓,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但没想到有一些线索显示,秦婉君可能跟此案有关。
可秦婉君已经辞了工,不知所踪,也就只好算了。
再次听到秦婉君的消息,是听说她嫁给福王为妾。那么,她是福王的暗线,其实已经可以确定了。
云水谣刚才虽然见到了她,却不能抓她,因为证据不足。
天神教一案早已了结,相关涉案人员也都被杀,除非有切实的证据,否则难以将秦婉君入罪。
因此,云水谣只能按捺下复杂的心情。
很快,就到了太子府。
太子府的家丁引云水谣入座。
这次的晚宴在一个水榭举行,一共有七八桌。
云水谣的位置比较好,大概是因为她的官职较高。
时候还早,大部分宾客未到,只有三三两两的宾客在看着水面。
云水谣问家丁:“这次晚宴都请了谁?”
家丁报出一长串名字,有云水谣听说过的,也有没听说过的。大部分宾客都是刚刚调回京城的。
看来,太子这次设宴的目的,是给新来的京官们接风洗尘。
太子自然不可能只宴请自己一党的官员,不然容易被看出来。凡是身份比较高的官员,不论其立场如何,都受邀了。
因此,云水谣隐藏在这些京官中,并不显眼,别人也不会猜到她已经投靠了太子。
过了一会,一个风姿卓越、仪表矜贵、天日之表的年轻人朝这边走来。
他身边有两个年轻人陪着,一个是安正则,另一个是跟他有几分相似、略带稚气的少年。
看这个年轻人的穿戴和气度,云水谣猜到他就是太子。
一行人走到云水谣面前,就停了下来。
云水谣知道安正则看不见她,就主动开口道:“安公子,好久不见。”
安正则笑道:“原来是云大人。我旁边这位便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旁边的是康王。”
云水谣赶紧行礼:“下官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康王殿下。”
太子微微一笑:“免礼吧。云大人公忠体国,聪慧端方,真乃我大夏之福。”
说着,他就继续往前走,安正则也没有跟云水谣多说什么,跟着太子离去。
他们的表现,完全就像是跟云水谣没什么私下来往的样子。
云水谣觉得,他们都挺会演,那自己也要好好演,不能露了破绽才是。
康王对太子道:“皇兄,我用陶土做了一个花瓶,等下拿给你看看。”
太子笑道:“这次的花瓶不漏吧?”
“不漏,我哪能每次都做漏了呢?”
“好吧,那我可要看看你的大作。”
他们一边闲聊,一边走远了。
看来传言果然不错,康王跟太子的关系比较好。
因为康王的生母和太子的生母是亲姐妹,都出自安氏,安正则便是他们两人共同的表兄弟。
太子走到其他官员身边,也是随便聊两句便离开,时间跟和云水谣交谈的时长差不多。
光从太子的态度上,根本看不出他更喜欢哪个官员,或是更信任哪个官员。他的态度永远是春风化雨,一视同仁,让人一见便产生敬仰之意。
有如此城府,不愁大业不成。
过了一会,宾客到齐,晚宴开始。
各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流水似的被端上来,云水谣专心吃着,大快朵颐。
康王坐在太子身边,一边吃,一边跟太子说话。
他每次说话,太子都会耐心倾听,给予回应。
康王遇到自己喜欢的菜,一份吃不够,还会把太子那一份直接拿走,给自己吃,太子并不介意。
宴会结束,云水谣猜想太子可能有话嘱咐自己,因此便没有直接离去,而是在座位上再坐一会。
有个小厮过来道:“云大人,宴会已经结束,小的送您出去。”
云水谣有些惊讶,难道太子并没有别的话要嘱咐自己?
随即她想到,就算太子有什么吩咐,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单独跟云水谣说话,否则容易被人注意到,进而被有心人猜到云水谣和太子的关系。
这是太子思虑周详的地方,云水谣想明白了,就直接起身,跟着那小厮离开。
小厮一直把云水谣送到马车边,随即很快地说道:“太子让小的告诉您,大理寺卿的职位至关重要,您需勤勉努力,处理好大理寺的积压案件,做出政绩来,这样才能在朝堂上有更多话语权。”
云水谣点了点头,也没说话,直接上了马车。
原来太子用这种方式来传话,确实能够掩人耳目。
太子的意思她已经领会了,接下来只需做好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就好。
第二天,云水谣便去大理寺报道了,顺便看看积压的案件。
她先处理了一些小案子,这样比较有成就感,也更能激励自己继续做事。
几天后,发生了一件令朝野震惊的事。
某天早上,忽然有十几只红腹锦鸡飞到福王府,盘桓在王府上空,半个时辰才离去。
红腹锦鸡虽然是鸡,但长得五彩斑斓,飞起来很像凤凰。尤其是十几只一起绕着王府飞,就像是神话小说中的场景,被百姓们传为祥瑞。
之前福王因为蝮蛇帮一案失宠于皇帝,但出了这事后,皇帝又对福王另眼相看了,觉得这个儿子是天命所归。
虽然不至于马上让他取代太子,但是在几天后的早朝,皇帝公布了一个消息。
一个月后的漱石山祭天仪式,将由太子和福王共同主持。
漱石山祭天仪式,是皇室的传统,每年春季都会举行,祈求接下来的一年风调雨顺。
但是,这个仪式通常是皇帝或是储君主持,还从未有亲王主持的先例。
皇帝是天子,储君自然是天孙,祭祀上天的事,得由皇帝或太子来做才名正言顺。
因此,也有一些大臣提出质疑。
皇帝却说,太子和福王都是嫡子,虽有长幼之别,身份却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