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85章 累晕了

谢岩住在县里,好处很明显。他出门拜访之前,能让乌平之教教他。

乌平之说他:“你以后出门,要请个师爷跟着你。给你出主意,帮你看脸色。”

谢岩不要,他有脑子,带这么个人算什么?他只是偶尔需要问一问!

今天去张县令家拜访。他对张县令是尊敬的,虽然陆杨送了多次礼物,张家都没回音,但他们状告公堂的时候,是张县令判的。那件事对谢岩的影响很大。

这次带回来的礼物里,除了给乌伯伯的滋养补品,就数送给张县令的礼物最贵了,是一支金笔,虚有其表,除了贵,没有任何优点。

乌平之说:“两个衙差而已,他不会跟你纠缠的。金师爷也在,他跟张县令提一句,你过去的时候,只怕不用开口,罗家兄弟的事就办妥了。”

这样更好。谢岩怕纠缠,说久了,他讲话就不中听了。

两人说着聊着,也讲讲学习的事。

谢岩回府城后,就要去找师父学本事了,问乌平之怎么安排。

明年二月去应考,乌平之把还愿的事安排上,往返折腾,日子都在路上耗没了。

乌平之很坦然,“我肚子里那点墨水,今年能考上举人,我都觉着很不错了。明年我会去考一考进士,能不能行,全看天命。这阵子忙着学着,不如之前刻苦,就当换换脑子了。可能是心境变了,我这两天写的文章,看着比从前好。文字都放松了,用词用句都很灵。观点虽不新,写出来动人。”

谢岩想看看,他早上还要出门,拿在手上看,走到门口,就把文章纸还给乌平之,点评道:“确实很好,你明年二月要是能保持这个水平,应当能取中。”

乌平之挑眉,“你老气横秋的,你又拿得准主意?”

谢岩见过崔二哥后,对一篇文章能拿什么成绩,心中就有数了。那是主考官,不是京城的普通书生。既然如此,以崔二哥的水平来做参考,显然不可取。

他又记得他师父跟他辩论点评文章时的说法,结合所看所学,把他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与之对比,少了些个人喜好,多了些客观分析。如此看来,其实脱颖而出也不用非要去追求“新奇”,能让考官完整看完,明晰观点,觉出趣味,也是可以的。

他跟乌平之说:“很多人读书厉害,但落笔的文思差一些。能写清楚心中所想,想法紧扣题脉的,又是十

分少。我能做到,在这基础上,一直想把文章写得有趣些,现在还是模仿。今天看你心境变化,写出好文章,我想着,等我忙完这阵,回到府城的时候,也该有所变化,要试着写写。”

乌平之笑道:“那该我教你了。这次我没紧着写很有规矩的作文,是写了些游记,记录了点所见所闻。这几年经历多,此番书写,颇有感慨,写着写着,想到了些题目,觉着贴合,就去作文了。一气呵成。你之前说我目的性强,我今天也拿这话说你,你跟我一样,不肯写‘废稿’,作文必是成篇的,不去写杂记。”

谢岩受教了。他去年一年都非常勤奋,一个题目写好几遍,但他确实是作文,换着法子作文。生活趣事,游历见闻,他有观察,用的是画,很少去写。

两人在门口分别,谢岩去张家拜访,乌平之去走亲戚。

张家好找,谢岩带礼上门,果然跟乌平之说的一样,席间有金师爷作陪,罗家兄弟的事,还没等他开口说,张县令就卖他个好,答应放人。

谢岩说先给一年的假期,张县令只是扬扬眉,也答应了。

张县令再问谢岩房师和座师是谁,有没有拜入哪位大人门下,谢岩说一半藏了一半。

房师座师的名字如实说,问起亲近与否,谢岩也说还不错,具体多亲近,他就参考乌平之的待遇来。

这一番话说完,张县令的态度便冷淡了些。等听闻谢岩拜了府学的老教官做师父,他更是明着叹了口气,说谢岩还是太嫩了。

本县出来的,有份情谊在。张县令真心教他:“再往上考,就不是读书的事了,你要为以后做打算。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看看其他学子怎么做的。你聪明,多看多观察,少说多做,以后能有个好前程。到了官场,只会读书是不够的。”

谢岩感谢他,起来行了个超实在的学生礼。

张县令:“……”

等席面散了,谢岩走了,他把小小的礼盒打开看,见是一根金笔,又挑挑眉毛。

金师爷赶忙说道:“他有个伶俐夫郎,里外都打点得极好。”

张县令把盖子合上,摇头说:“他夫郎又不能替他当官。”

他是进士出身,正经科举出来的官员。在官场沉浮过,看好一个书生的潜力,却不会过分殷勤。

考试算得了什么?就像乡下人赶几十里路进城一样,踏足新的地方,所有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非常肯定谢岩的文采但不看好谢岩的前程。

谢岩不知道张县令怎么看待他从张府离开他找衙差问过到罗家兄弟巡街的附近找迫不及待就把张大人愿意给他们一年假期的事说了。

“两位哥哥你们要快点收拾东西我们早些去府城我都想净之了!”

罗大勇打量着他他明明感觉谢岩和从前一样却又说不上来他哪里变了。

他问谢岩:“你觉着你哪里有变化吗?”

谢岩老实道:“脸皮变厚了。我以前这样说话做事是随性为之我不知道别人不喜欢。现在我知道了但我没改我会主动为难人了。”

罗家兄弟都听笑了他们一起落手在谢岩左右肩膀上拍了拍、捏了捏。谢岩原地站着没动。他身板也结实了。

罗二武说:“不错靠得住了。”

谢岩便笑起来问他们:“我还要在县里待两天然后就回村里了给我爹扫墓祭拜一番就去黎寨。从黎寨出来我就要回府城了。你们能收拾好不?”

他真是不客气一个问题追着问。

罗大勇和罗二武商量过了他俩都去先去一年。好就留下再把老爹接过去。要是不好就回来。兄弟俩在县里过日子上下老小都能照顾到。

谢岩还没听说过他们老爹还以为人都没了。闻言问了一句:“伯父现在住哪里?怎么没见着?”

罗大勇说:“在乡下我们家没营生我俩娶亲以后家里住不开他就回乡下了在我姑姑家有间房子住。住县东边的。”

隔着整个县城难怪碰不着。

谢岩想把人一起接走罗家兄弟不答应。

“他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明年定下再说。今年我们刚去安顿各处不熟把人叫过去做什么?不如留家里。我姑姑家的儿子一直想来县里支个摊子我们商量过了让他们一家把我爹带回县里。杨哥儿之前给我们整的卖菜生意还在这个能让给他们。我们去府城了看在这个生意的份上他们不会亏待我爹。人住在县里我也有兄弟常来支应

谢岩这才点头说好约定日子跟他们告辞。

时辰晚了谢岩今天不去拜会恩师回乌家拿些礼物去小铺子里转转。

陆林从陈酒那里听说他回来了这两天都在等着时不时到外头张望终于见到了人老远就迎了过

来。

他一时不知道喊谢岩什么几次张口喊了声“谢老爷”。

这一声把谢岩给叫的!他赶忙让陆林别这样“你是我哥哪能这样叫!”

陆林听见他说话一颗心才塞回肚子里把他往铺子里领跟他说:“老早就有人回来报喜了我们县城才几个举人?那一阵好多人过来送礼我全都拿不定主意隔壁丁老板也不知如何是好我跑了一趟乌家还是乌老爷亲自过来帮忙的。不然我都乱了!”

谢岩在乌家住着都没听过这件事心中又暖又酸。

他到铺子里就不急着往后院去站屋里到处看。

这铺子不大变化也不多跟他们离开时差不多。谢岩却觉得拥挤变小了。

他明明早已成年只是长高了一点点而已。

店里还是那些人张铁、银杏、石榴都出来了。看着谢岩的眼神惊喜又好奇好像他成了举人就不再是个凡人了多了些距离感。

谢岩给他们都带了礼物。给陆林的是一对银镯给张铁的是一顶皮帽。银杏和石榴各有一面小铜镜。

陆林招呼银杏和石榴看店跟张铁一起带谢岩到后院喝茶说话。

谢岩给他们报喜说陆杨怀上了。

“他很惦记你们早说返乡时一起回来回之前发现怀了得明年再挑个日子回来看你们。”

陆林听着红了眼圈。

他早说了离得太远忙一忙怀个孩子两个人就很难再见。

他问了许多谢岩逐一答了。

陆林听得放心主动说道:“我跟铁哥还没怀上孩子我们都去找郎中诊脉了两个人都没病也不知怎的偏偏怀不上。”

谢岩看看屋子大小记得这一条炕是两间屋子共用跟他说了很直的话。

“你们该要租个房子单住了一直住这里怎么好怀孩子?”

陆林跟张铁被他说得脸蛋红彤彤的。

陆林说:“之前杨哥儿是这样说话怎么你个男人、举人也这样说话?”

谢岩笑道:“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这话聊着张铁彻底放松了也跟他搭话

“前几天酒哥儿过来串门林哥儿从他那儿听说你回来了猜着你会去庄子上祭拜伯父让我回村说一声。我岳父不知你有没有请阴阳先生算日子来了一趟县里没敢去乌家打搅你把香烛纸钱

都办好了,只等着你回去。”

谢岩听他说长段的话,夸他:“哥夫,你嘴巴也伶俐了。”

张铁与他客套:“没你伶俐。”

谢岩不客套,“那是,我比你伶俐。”

也就张铁好脾气,听见这话还笑呵呵的。

陆林留谢岩在家吃顿晚饭,谢岩答应了。

铺子里没地方多住一个男人,陆林说罢便要去收拾晚饭。

谢岩要去隔壁酒铺坐坐,见见丁老板,先过去串串门。

丁老板和从前一样,家中无事,就在铺子里待着。他刚才听前头伙计说了谢岩进店的事,也不知谢岩今天会不会到他这儿来,人是坐不住了,院子里也待不住,开了后门,在小巷子里踱步。

谢岩开门出来,正好跟他面对面。

谢岩笑眯眯拱手,“丁老板!我正要去找你!”

他把手上的一包东西塞过去,说:“这是我跟我夫郎给你准备的,有些是我的书,给小侄儿看。有些是给你和嫂子的,我夫郎特地嘱咐我买的,是一对碗筷,你们放在铺子和酒坊里,每天吃饭的时候拿起碗,就跟同桌吃饭一样,有个伴儿了!”

这话像是陆杨说的,丁老板接了,领谢岩到酒铺里坐坐。

他跟谢岩打过交道,人也是圆滑性子,见谢岩和从前一样,便尽力放松,跟他聊家常,说说近况。

人跟人之间相遇相交,都需要缘分。同是姓丁,都喊“丁老板”,县城的丁老板能跟陆杨做朋友,府城的丁老板只是认得,有生意往来,私交差了些。

谢岩说了些府城和省城的事,以他的眼光来看,府城和省城除了大小不同,其他地方都挺相似。

他喝了些酒,对省城的一种“琼浆”很喜欢。据说是老字号酿造的,不知用的什么法子,酒味很醇厚,一点不涩口,后劲儿缓,当时只觉着好喝,起身才知酒劲足。

丁老板生意就在县城,没往外头做,这些年没离开过县城,只是听说过琼浆的名头,还没品尝过。

谢岩吊他胃口,“你下回给我夫郎写信,我就给你买两坛子喝喝。”

丁老板哈哈大笑,不知不觉就没了紧张感,聊起天来忘了时辰,等陆林过来喊谢岩吃饭,他俩才依依惜别。

饭菜收拾方便,铺子里都有,省了买菜的功夫。

陆林料理了五菜一汤,这时刚有冬笋送来,他来不及炖汤,拿来炒肉了。再是萝卜、白菜、茄子,都上一

盘家常菜做了杂菌汤。

谢岩在府城也是吃这个下饭很好。

席间陆林说了下铺子里的变动。

银杏和石榴还没说亲。这件事给陆杨写过信他们家里人拎不清想要未来哥婿也到铺子里上工陆杨给了解决法子。要给人在庄子上安排个活计。

陆林压着了就算要安排也该是明年办今年要严厉些不然他们以为闹了就有好处以后没法管教了。

到年底银杏和石榴家里又开始给他们寻摸亲事了。

陆林说:“现在县西四个村子就黎寨最风光了一车车的运货出去落在人眼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们想往黎寨说亲我从酒哥儿那里听来了些黎寨的事那里挣钱的地方多他们要是嫁去黎寨铺子里就少了两个人干活。”

谢岩对这间铺面有感情不希望它受到影响问陆林打算怎么做。

陆林有想法这次不拉拔族亲了就在县里请个小伙计。

“县里近来回都方便。比亲戚好管。”

谢岩听出意思了。他们去府城以后肯定很多人拿“又不是你的铺面”来说陆林多管闲事。

亲戚不好管教陆林脸嫩是晚辈。也不好常叫他爹爹帮忙说事闹得亲族不合。

谢岩看陆林这么久没怀上孩子也有压力太大的缘故。

他点头答应了吃了几口饭他去盛一碗锅巴粥再次坐回餐桌边把粥碗放着等着晾凉回想了很多陆杨跟他说过的事组织了下语言找了些话跟陆林说。

“这间铺面交到你手里我们是信得过你既然相信你自然是你做什么决定都可以。铺面的盈利支出

陆林眼圈都红了他说:“我怕你们在府城缺银子。”

谢岩真是不知说什么好。出来见过的人越多他心中感触越多。

他看着陆杨说话办事听着陆杨教他为人处事自己也一点点的摸索着来。有时候他会觉得累也替陆杨累。

可当这些情感都有反馈的时候他的心满满当当说不清情绪全是满足。

这天他在铺子里待到很晚跟他们聊了很多除

了陆杨的想法,也有他的想法。

不论他们走到多远的地方,三水县都是他们的根。

人生有聚有散,他们总会归乡回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