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三月十九,黎峰等人抵达府城。
他们先去码头放货,黎峰在码头停留两天,歇脚收拾,卖卖货,然后牵着二黄去府学找谢岩。
他算着时辰过来的,正赶上谢岩放学。
谢岩喜滋滋出来,没见着夫郎,只看见个黎峰,脸色当时就垮了。
黎峰:“……”
换个人过来,非得跟他吵一架。
他们搬家了,黎峰不知住处,约好了,后面几次过来,都先到府学来找谢岩。他们能换住处,府学不会搬离,找谢岩方便。
谢岩带他往家里去,跟他说:“我们搬家了,房子挺大的,还有一间客房留着,你晚上可以住下。你的行李呢?你没载行李过来?”
黎峰说行李在码头放着,“我先过来看看,万一你们没搬家,我那一堆东西不好放。”
谢岩又看看二黄,二黄跟着车队跑了一路,反而越跑越精神,现在跟在黎峰身侧,站姿很威武。
他不由想到威猛,威猛胖墩墩的,真是一点都不威猛。
黎峰主动挑事:“你听说过一句诗吗?叫什么比翼鸟连理枝的。”
谢岩听过,也会背。
他问:“怎么了?你要学吗?”
黎峰不用学,“我会,我给我夫郎念了。”
谢岩侧目。
黎峰得意道:“他很喜欢,夸我有学问。”
谢岩:……?
“你算什么有学问!我问你,完整的诗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是谁写的?你给我说说!”
黎峰翻白眼:“我为什么要说给你听?倒是你,你有学问,你给你夫郎念过几首诗?”
谢岩念过很多!
他最早教陆杨识字的时候,就是念诗的,还给陆杨写下来了。
陆杨都随身带着,念熟了诗,就对着句子认字。现在都放在小荷包里存放,宝贝得很!
谢岩说:“你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会得更多。”
黎峰问:“比翼鸟也念过?”
谢岩稍作回忆,陷入了沉默。好像没有这句。
他说:“我见到他就给他念十遍!”
黎峰看他如此反应,当即放心。
等陆柳来府城,跟陆杨见面,聊到这个话题,也不会露馅儿了。
谢岩不知人心险恶,到家就找陆杨,见了人,回一句话就要背一句诗,再说一句话,又背一句诗,要是陆杨露出迷惑表情,没来得及应声,谢岩还要见缝插针的
黎峰正经找他请教问题。是码头势力相关的问题。
他给黎峰留一份笔记是整理过的码头发展经历。黎峰去年就拿到手了慢慢摸摸地看先把字认全再细细品读读完了又琢磨。
他上次过来匆忙货没卖完就走了这回才有空闲请教一二。码头有了变化也该多问问。
谢岩问他:“这次进城找人担保了吗?”
黎峰摇头:“我们租下了码头的商铺拿出契据就放行了。在码头付年租的商号有优待租子太贵抢一船货也就这个利润了。不值当。”
谢岩觉着这铺面租得值他把他们推测的几种可能都跟黎峰说了。
洪家起了内讧极可能是贼喊捉贼。
黎峰照常做生意就行洪家现在顾不上别人。
“他们要靠码头吃饭不能继续坏名声了。”谢岩说。
沿着运河有许多码头。沿岸府县都有设立码头。
有的繁华游商络绎不绝。有的冷清码头集市都没开起来只供人歇脚停靠。还有人是把这些小码头当做仓房用低廉的租子租个码头仓房使。
繁华的码头少一些不是没有。为着钱袋子有保障哪怕麻烦商人们都会换地方。
黎峰跟他细谈像衙门、水兵还有一些律法他都想了解。
恰好谢岩辩论的时候同窗们扮演了不同角色模拟布防他说得顺畅。提及律法谢岩就有很多例子说。
科举有题目“判”就是以律法为基础的题型。他肚子里的墨水相当多。
但码头有例外。它地处府城境内靠着运河知府管得水兵管得。两边都要插手的时候就会把地头蛇背后的靠山牵扯进来。
在码头捉贼要懂得变通。依律是如何多方拉扯以后又是如何。
谢岩主要给黎峰说“替罪羊”的例子。
通常是介绍一单大生意给“羊”盛情难却加之强势逼迫让人不得不接。
接了以后这单生意会无法完成。要么货价飙升要么货突然消失在运河上就需要再买一回。这样能破财消灾。
要是被人掉包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真货”则要定罪问责。
富饶的地方贵人多这是连环套。全看人要命还是要钱。
黎峰听着皱皱眉
顺哥儿听不懂这些说:“我去灶屋帮忙!”
他去灶屋
谢岩跟黎峰还在细说。
灶屋里陆杨切肉打蛋定好了菜式。
黎峰早没说日子家里的菜不多。蒸个蛋做个韭菜炒蛋再做竹笋炒肉、菌子炒肉然后烧一锅茄子。再做个肉丸汤往里掐两把小白菜。勉强算五菜一汤。
他们去黎寨的时候黎家都把他们招呼得好好的黎峰过来菜色少了点用料则要大方。陆杨切了很多肉菜名都能倒着说是肉炒笋、肉炒菌子。
肉丸汤更是下了二十多颗肉丸满满当当一汤盆盛出一碗舀出许多下面压着的肉丸子又浮上来能把人吃得饱饱的。
其他就没了。家里没开铺面吃喝都要出去买能有这么多菜还是陆杨要给谢岩送饭菜的缘故。一般过日子不会买这么多。放一放都蔫了。
家里还有些地菜陆杨看看数量明天早上可以包个地菜鲜肉的饺子吃。
这头收拾妥当天都黑了。
一家人在堂屋吃饭赵佩兰跟顺哥儿端菜陆杨打了一盆水过来叫谢岩跟黎峰洗手。
他们从外头回来都没洗手。
洗完手开饭。
席间不谈公事说说家里情况。
才过完清明节黎峰到庄上看过谢岩爹的墓前有人烧纸上香庄上先搭好了畜棚和磨坊佃户们说开春就暖了不急着修房子要给牲口盖个好窝还记挂着磨面粉和豆子的事磨坊也先盖了。
到黎峰出发的时候他们房子也快完工了。地里刚种下麦子菜则长了一茬。二老往庄上去看过几回帮着捉了些鸡苗
至于寨子里一切都好。晒场新开各家都热情着暂时没出问题。
家中一切都好孩子好陆柳也好。
陆杨说:“房子我都看好了隔壁有一套跟我这房子一样的屋子只是东厢房没有打通是三间卧房。明早去看看要是合适我就跟牙子说。这套房子随时能租下。贵得很十六两银子一年。”
黎峰问:“你们在县里的房子是多少钱一年?”
陆杨答道:“十二两一年。我们县里租的房子能有四家合租要价是按照房子的数量算的主屋两间各四两银子。耳房两间各三两银子。少给一间房钱牙子就能往我们家送一家租户。县城小房子不多靠近私塾的更是少。我再挑拣一番能留下的就这套清
白,没麻烦,地方够大,除了贵,哪里都好。”
这样算起来,在府城租个大房子,一年要十六两银子,也还好。
陆杨又说:“我还看中了一套土砖房,附近民房多是土砖房,不起眼,地方也够,现在住户还没搬走。牙子透露了消息,那户人家的老爷是个秀才,今年要去省城赶考,中不中的,都不会回府城了,提前说过退租,五月半就能空出房子来。这处便宜些,十二两银子能租下。”
他留了挑选余地,两家挨在一起过日子,不好差太多。他家住大房子,给弟弟就也要找个大房子,再挑一处实惠的房子备用,看黎峰选哪个。
黎峰要看看再说。
今天吃过饭,再喂狗喂马,各自洗漱,回房歇息。
顺哥儿还是想家的,洗漱完在门前晃悠,黎峰跟他聊了会儿天,问他在府城都做了什么。
顺哥儿叽叽喳喳说了很多。去过府学数次,出门采买过十几次,多数是买菜,再是看房子、逛书斋。
陆杨还带他去河边踏青了。很多人放风筝,也有很多人吟诗作对。他还在读书练字,课业比家里重。
再有一些生意经,一些跟人相处的经验。他都记下了。
他觉着他没做什么,毕竟事业还没起步。说出来却洋洋洒洒的,两只手都数不完。
黎峰听着连连点头。这件事陆杨办得地道,他没什么好说的,只让顺哥儿好好学本事,不要心急,平常要有眼色。
“有眼色不是让你围着家务忙不停,你干活不知休息,他们不好意思看你一个人忙,也要过来搭把手,大家都累。说你几次,你要听。你看看家里真正缺的是什么,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别只顾着动手,要会动脑子。”
顺哥儿听着,记着,说:“他们都对我很好,你们又不在,我不干活,总感觉不舒坦。”
黎峰让他有话直说:“陆杨是大气人,不会跟你计较的。”
顺哥儿是个实诚孩子,也没坏心眼,不是个白眼狼,对他好他还得寸进尺的事,他干不出来。既然如此,各自都坦诚一些,也都轻松一些。
这样陆杨教人方便,顺哥儿长进快。以后会说话了,有眼色了,陆杨也轻松了。
这头兄弟俩坐一处聊天,另一头,夫夫俩也坐一处聊天。
谢岩把他刚才跟黎峰说的事简要讲了一遍,让陆杨听听看,有无遗漏。
陆杨粗粗听过就算了,“明
天我要去码头转转早上你带饺子去府学晚上我们回家说。”
谢岩应下了问他:“我口头讲那么多是不是很空很难理解?”
陆杨摇头:“不算是。我们走到外头找个人打听消息听来的东西也就这样讲故事似的。只是现在没与人接触记下就够了。等与人接触了有了碰撞才好应对。”
谢岩两手趴在桌上语气丧丧的。
“我还是很难适应说起应对想到要跟人相处我就很难想出下一步会是什么。人太难懂了。”
陆杨放下书学着他的姿势跟他一块儿趴桌上两只拳头叠着撑起下巴四目相对。
“你比以前好很多了这才多久?你都没出书院也没到外头打拼过事业要是几回辩论就让你成了人精未免太简单了。”
谢岩笑了声说:“就是最近长进了许多让我觉着我行了。我跟黎峰谈起那些事的时候我自己都感觉干巴巴的言辞语调都干巴很像写在纸上的公文。我看他是没听明白才要跟我细细说。我细说以后怕他不好再问又想了例子。例子我熟悉我讲了很多。
“我回想一番我不了解的东西才会说得干巴。如果都跟律法一样熟悉那我说出口的内容也该有例子这样好懂。”
谢岩松开一只手直直伸过来戳戳陆杨的胳膊陆杨递手给他让他抓握着捏捏。
谢岩又说:“写文章也要举例的论证不能空口白话。我想我这方面其实没有长进只是听多了把别人的话和想法记下来了我跟着学舌显得好厉害。”
陆杨不让他这样想。今年的谢岩明显比去年长进了能把纸上的学问和现实的事情结合到一起。心境也有变化能朝前看不计较一时得失。
可他今年也有疑问与迷茫。坚定的时候会很相信自己一条路走到底做什么都有劲儿。动摇的时候就会说些丧气话。要陆杨哄一哄。
陆杨说:“哎呀
谢岩好哄三两句的功夫就被陆杨带偏思绪等陆杨找他请教某个问题来聊一聊真学问谢岩就彻底忘了前面在说什么了叭叭叭跟陆杨说个没完。
他真是喜欢读书那点愁思不算事转眼就双眸明亮有神言语有力。
谢岩的样貌很有冷感
认真的时候很寡淡冷漠,笑一笑,则很孩子气。表情是软的,眼神是喜悦的。
他还没长大,有学着怎样做个男人,学着替陆杨撑伞,行为举止却很稚嫩。像小孩穿大人衣裳,安静坐着的时候能唬唬人,起来走两步,就会因衣服鞋子不合身,踉跄着露出马脚。
陆杨想,喜欢读书,就一直读书好了。
这世上普通小商人多得是,小商人有小商人的生存之道。有靠山最好,没有也能活。
晚上聊得久,到要上炕睡觉的时候,谢岩才发现他今晚的功课还没做,他一时急了,匆匆拿纸笔过来,研墨时嘀嘀咕咕背着《千字文》静心,一篇背完,他提笔写下题目,稍稍想想,落笔就是一篇文章。
陆杨动动眉毛。
人有所长,这话不假。
他家状元郎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陆杨先睡了,不等他。
谢岩做完功课,拿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