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青史》
锦绣阁的事情过后,文惜月就很少外出了,明枪暗箭总是防不胜防,在李府里待着总是会好一些。
而且明显可以看出的是,自从她和萧晏定亲的消息传出,针对李肃的弹劾很快便少了许多,大家的目光似乎转向了定远侯府,但至今还没有人出手。
和一路打拼出来的李肃不同,定远侯是开国将军的显贵封号,就连宫中都要礼敬三分,虽然因为萧洪的事让京中对定远侯府避而远之,但终究鲜少有人敢主动挑衅侯府。
朝中气氛微妙,文武百官各怀心思,揣度着圣意,许多事都仿佛悬而未决般,让人有着难以安稳之感。
文惜月心中一直想着近来的这些事。
既然父母已经离世,为何朝中还要针对她,难道是为了迎合某种趋势吗?
那天晚上文惜月没有被杀,是因为她侥幸逃过一劫,还是她本就不在刺杀计划里?
文惜月总觉得,这件事仿佛一张巨大的棋盘,将所有人笼罩其中。
每个人都是棋盘之上的一颗棋子,她的父母是最先被击杀的两颗棋子,宣告着这场棋局的开始。
可是……棋局的目的,到底在于什么?
执棋人,又是哪两方?
文惜月没有答案。
与此同时,崔相国想好了计划。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带着相府的人去了一趟兵部。
崔敬一见到萧晏,便笑着慈祥说道:“许久不见贤侄,如今你战功赫赫,而且还即将成婚,老夫心中甚慰啊!”
萧晏一猜便知,今日这崔相国肯定来者不善,但表面上两人还是要相互客套着,不能失了基本的礼数。
“崔相国过誉了。”萧晏立刻行礼,温和说道:“不知相国来访,在下有失远迎。还请相国移步于屋内,我也好敬您一杯茶。”
此时,崔敬和萧晏正在兵部的大堂中,周围有许多往来之人,两人的对话可以被大家清楚地听到。
“贤侄客气了,我不过是来看看你而已,不用专门去屋内。”崔敬爽朗说道,但下一秒,他便露出为难的神情:“只是……今日我来,确有一件棘手之事。”
崔相国明显就是想当众说话,萧晏顿时开始警惕起来,但语气依旧温和:“何事让相国烦心?不知我可否为您分忧?”
崔相国叹了口气:“前一段时间听闻你要成婚了,我便想着要送你一些东西作为贺礼。于是,我就去翻找了你父亲当时出事之后留下的一些遗物,想要从中挑选几件有意义的送给你,可这一翻竟发现了一件大事。”
与此同时,这附近驻足了一些好奇的兵部之人,假装有事停留在此,但实际上都在偷听崔相国和萧晏的对话。
见到周围聚了一些人,崔敬这才惋惜地继续说道:“我看到了一封你父亲的亲笔书信,上面写着早已为你定下了婚事,是和梁骁将军的女儿成婚。梁骁当年为国捐躯,是你父亲的战友,你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友人之女,于是便想让梁家姑娘成为定远侯夫人。”
此话一出,周围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萧晏即将和文惜月成婚,现在竟然又来了一个梁家姑娘的婚事?
萧晏眼中闪过一抹寒意,他这下知道崔敬今天来的目的了。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以前从未定过婚事,父亲也绝不可能瞒着他做出这种决定,整件事一定是全是崔敬编造的。
见到众人无言,崔相国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如今已和文家女子订婚,这才如此为难。一边是你父亲的临终嘱托,一边是你这里和别人的婚事……”
说到这里,崔敬自责道:“唉!此事主要也是怪我,是我太过悲痛,一直没敢整理你父亲的遗物,这才没能及时发现这件事,不然也不会让事情变成这样。”
萧晏神情平静,直视眼前人说道:“可是父亲从未向我提及此事。”
“他从未提起吗?可能是你父亲另有打算吧。”崔丞相不慌不忙地说道:“为了确定此事,前几日我还专门修书一封问了在沧州的梁家夫人,昨日得到回信,夫人说确有此事,并且梁姑娘因此一直待字闺中。”
“对了,这是你父亲留下的信,你可以拿去看看。”说着,崔敬将一张发黄的信纸递给萧晏,神色悲伤。
萧晏接过信纸看了一眼,确实是父亲的笔迹,但京中能人甚多,有会模仿笔迹的人并不罕见,一张信纸并不能说明任何事情。
但他还想知道崔敬的更多想法,缓缓问道:“确实为难,依崔相国来看,我现在应当怎样做比较好?”
文惜月本来在李府中和李夫人说话,但这时一个前来报信的下人说,崔相国带着相府的几个人去了兵部。
那一刻,文惜月立即意识到崔敬要对萧晏不利。
她毫不犹豫地起身,迅速往兵部的方向而去,哪怕只能她帮到萧晏一点,那也是好的。
李夫人拦不住她,只好让李娴跟着文惜月一起去,这样就算是有李府的支持了,大家也不敢随意欺负文惜月。
刚到兵部门口,她们两人就看到有一些人围在那里,小声地窃窃私语道:“萧世子这下该怎么办?刚刚定下婚事,结果又多了一个父亲选好的未婚妻子,这选哪个都不合适啊。”
文惜月皱了下眉,这是怎么回事?
但她没有多想,直接走入兵部,围观的人看到文惜月来了,自觉地让出了一条路,方便她进去,也方便他们继续看这场戏。
李娴也顺势跟了进去,心中有些紧张。
萧晏本来正等着崔敬的回答,并暗暗思索着应对策略,但一抬眼看见文惜月走了进来,他心中莫名慌乱了一下。
他怕文惜月误会,也怕她听信了崔敬的话,毕竟两人并不熟悉,谈不上信任。
崔敬看到萧晏突然变化的神情,疑惑地转头看去,结果刚好对上了文惜月的视线。
他倒也不惧,主动说道:“文姑娘来得正好,我刚想商量此事呢,现下定远侯世子有两桩婚事,一桩是和文姑娘的,另一桩是和定远侯已故战友之女。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不知姑娘有何看法?”
文惜月走到了萧晏身边,和他一起面对着崔敬。她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反问道:“崔相国意下如何?”
崔敬看到这并肩而立的两人,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平静。
他负手而立,声音沉稳:“事已至此,好在现在仍来得及挽回,老夫觉得还是应该不负定远侯所托,将梁家姑娘接入京中成婚。至于文姑娘……”
崔相国有些诚恳:“老夫可以出面,为你在京中另选几位合适的男子,一定帮你再找到一桩好姻缘。”
文惜月沉默一秒,语气有些坚定地说:“京中自然有很多合适的男子,可我与定远侯世子两情相悦,感情已深,这绝非其他男子可以随意替代。”
文惜月不知道萧晏那边事情的真假,她也不能擅自做定远侯府的主,只能从情意方面入手,同时也是想告诉萧晏,她此时是站在他这边,会尽全力地帮他。
萧晏听到文惜月说两人感情已深时,心中确实惊讶了一下。
但他也借着这话头,对崔相国说道:“我与惜月情投意合,绝不会另娶他人为妻。至于梁家的事,我会亲自安排其他婚事,不劳相国关心。”
崔敬确实没想到萧晏和文惜月会有感情,他以为这两人只是联姻,目的在于联手害他。
毕竟当了宰相多年,崔相国的反应极快,从容地劝说着:“这不仅仅是婚事,更是定远侯的嘱托,若是我不能完成,只怕会夙夜难安啊!如此传出去,只怕众人会责怪世子为情而负义。”
崔敬想了想,又为难说道:“实在不行,那便还有一个办法,这……只能委屈文姑娘成为妾室,梁将军之女为侯府正妻。”
萧晏一听,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只会娶惜月一个正妻,还请相国慎言。”
崔敬还想说些什么,但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清脆响亮但不失沉稳的女声:“照顾朋友女儿,认她为义妹即可,何必要娶她为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此人看去。
这!?
竟然是长公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