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一场潜在危机化为无形,还顺势送出一份礼。安东尼奥不得不佩服林弘仲的手段。
账簿核查继续进行。钱世忠又指出几处“疑点”,均在林弘仲巧言解说下化解,且每处都“顺理成章”地增加了一些“特殊贡献”——或是“赞助海防”,或是“资助修路”,名目繁多,实质都是变相的贿赂。
午宴时,钱世忠明显心情好转,甚至与安东尼奥聊起欧洲风物。宴毕,他单独留下林弘仲“商议公务”。
“弘仲啊,”钱世忠品着茶,语气亲切了许多,“尔等这番商倒是懂事。只是...”他话锋一转,“近日朝中清流多有非议,谓海禁弛废,番商猖獗。汪大人虽一力担待,然压力不小啊。”
林弘仲立即接话:“全赖大人们庇护,我等方能安居乐业。近日恰有一批南洋珍珠到货,成色极佳,已备好若干,供大人...鉴赏。”
钱世忠满意地点头,又道:“还有一事。香山县丞赵文华,尔可知晓?”
“略有耳闻。听闻赵县丞为官清正...”
“清正得过火了。”钱世忠冷笑,“近日屡次上书,谓濠镜澳番商越界建房,私设市集,要求严查。汪大人压了几次,恐非长久之计。”
林弘仲心领神会:“在下明白。必有所安排,绝不令大人为难。”
送走钱世忠一行,林弘仲立即与安东尼奥商议。
“赵文华这事棘手。”林弘仲面色凝重,“此人油盐不进,寻常手段恐难奏效。”
“那就用不寻常的手段。”安东尼奥沉吟道,“我们可否请汪大人...”
“不可。”林弘仲摇头,“汪大人虽庇护我们,但若与下属冲突,于他官声有损。需我们自己解决。”
苦思良久,林弘仲忽生一计:“赵文华有一软肋——其子今年欲参加乡试。我们可从这方面入手。”
数日后,一位老儒生造访香山县衙,自称从江西游学而来,与赵文华切磋学问。言谈间,老儒生对赵公子文章大加赞赏,谓其必中举人,又“偶然”提及自己曾任乡试同考官,深谙取士之道。
赵文华虽清廉,却也是望子成龙的父亲。几番来往,老儒生成了赵家座上宾,“指点”赵公子文章。不久,赵文华对濠镜澳的态度明显软化,巡查频率大减。
后来安东尼奥才得知,那老儒生是林弘仲重金聘来的落魄文人,所谓“乡试同考官”经历纯属虚构。但此举确实奏效,赵文华虽未收受任何财物,却因儿子学业受益,对葡萄牙人的管理宽松了许多。
月底,市舶司送来新的税收通知:因“贸易繁荣”,濠镜澳番商年税额增至八百两。安东尼奥勃然大怒,却被林弘仲劝止。
“这是好事。”林弘仲笑道,“加税意味着官方认可。且这八百两中,至少有三百两会通过各种形式回到我们手中——比如市舶司的采购订单,价格可比市价高出三成。”
安东尼奥恍然大悟:这看似增加的税收,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金循环,各方都得利,唯有朝廷国库是输家。
是夜,林弘仲在私账上记下一笔特殊开支:“赵公子文房资:银五十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