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月下镜花》

6. 第六章

很快,北平入了冬,起先是下点小雪,作为提醒似的,很快断断续续几场鹅毛大雪,风扑在脸上,简直要冷穿了骨头。

正好她也放假了,天好的时候,姮音就出门去了。

上午,姮音穿上黑色厚棉袄,拖上大包袱,里头都是她整理出来的旧书,已经抄录完重要的内容,在家里放着也是放着,就包起来拖出去卖了。

她选了个背风的赶紧地方,放下包袱,解开粗绳子,把书抱出来,排成一列,姮音弯着腰,把书摁着紧了紧,免得没过多久就变成盘散沙,然后就蹲坐在从家里拿的小凳子上,等着路过的人来买。

头几天,生意冷清,很少有人驻足,姮音把手揣在袖子里,无聊地用脸蹭围巾,昏昏欲睡,偶尔有人停在摊子前,随意瞅两眼,要是问价钱,她就扒拉着围巾报个数,要是不想买直接走了,姮音也不出声挽留。

下午的时候,姮音吃了饭,歇够了,就去和胡同里的女孩子们踢毽子,有和她差不多年级的,还有比她小很多的孩子,凑在胡同口旁边的空地,虽然都穿着臃肿的棉袄,一个个圆溜溜的,但是并不妨碍她们玩闹。

毽子是一个圆脸丫头自己做的。几枚铜片做底,中间打个小孔,插上几根鲜艳的公鸡毛,要杆粗点的,踢很久都不会坏,先用细麻绳把铜片绑紧,再在铜片外面缠上布,就大功告成了。

一开始大家都做的,但是数这个丫头做的最好,每次来玩,就让她别忘了拿过来。不过,要是踢起来,姮音才是耍得最好的一个。

有的踢上三五个,毽子就掉在一边了,怎么踢都不能连续来,但姮音能一口气踢上几十个,能用右脚,还能用左脚,能把脚尖勾起来,抬起腿踢上去毽子,还能往后用脚跟把要飞到一边的毽子再踢回来。

姮音绑着两条的辫子,她跳起来的时候,两条辫子也跟着在背后甩来甩去,发尾的红绳像是年画上的鱼尾巴,甩来甩去,大约是因为她的眼睛紧紧盯着毽子,脑袋也不乱晃,长长的辫子怎么也甩不到脸上。

如果踢得数多了,女孩们就围着姮音,一起数啊数,看看姮音究竟能踢多少个,她们把姮音盯害羞的时候,她就会马前失蹄,把毽子踢飞,女孩们捂着脑袋哄笑,生怕毽子落到自己的头上。

姮音也跟着她们一起笑起来,鬓发和鼻尖沾着汗珠,一张开手臂,衣服里的热气都扑到脖子上,她迎着凉飕飕的阳光,笑得很开心。

认识姮音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都是很文静的小女孩,但事实上姮音的性格底色有非常乐观活泼的一面。可她也不像是随时随地散发热量的小暖炉,更像是被装在玻璃瓶里,五颜六色的玻璃珠,放在太阳下一晒,就是五光十色的。

妈妈怕她读书读成死脑筋,但姮音爱玩爱笑,喜欢别人陪她玩幼稚的游戏,给她讲幼稚的故事,她想读书,单纯只是因为她想而已,这个年纪的姮音,还没那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对未来有高瞻远瞩的见解。

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一样,马上要长大成人,用很小的声音叽叽喳喳讨论着成年人的世界,不知是向往,踌躇还是单纯好奇而已。

天黑之前,趁着还暖和,王兰带上几个铜板,去胡同口,问姮音去不去庙会。临近年关的一整个月,城里庙会多的不行,但也只有过年前后最热闹,她当然要去。

姮音和妈妈一起去火神庙,还没摸到门槛,远远就看到庙会摊子从门外一直排到街口,临近傍晚,还是有许多人。摊子上卖什么的都有,平日里做饭扫地的家伙事很多,古玩字画也不少,小吃那是更多了。

一溜烟排过去,看都看不过来。

母女俩慢慢地往前走,并不买什么,只是看。姮音觉得好玩又新鲜,尤其是古玩摊子上,且不论真假,花样倒多,这个摊子有卖铜马的,旁边就有卖铜牛的,两个还要拿起来,站在一块,比比价格公道不公道,这可比玩意儿本身有意思多了。

王兰有时候说这个太贵了,买回家也是放着,没有用处,有时候说这个便宜,但是家里早就买好了,多买了也没人用。姮音跟在她身边,嗯一声哦一声地应和着。

姮音觉得很妙的地方,是杂耍场子和小吃摊子对边摆着,东边买了吃的,往西一扭,就能看两个大汉在摔跤。

母女两个吃完半袋炒栗子,也走到了庙门前,火神庙大门敞开,还没走进去就能闻到香火的味道,也不知这道长们用的什么香,闻起来一点也不头晕,甚至吸两口还觉得头脑清醒,肯定用的是上好的香。

人们双手持香,虔诚地朝着四方神明躬身,每座殿里都跪着人,前面的人拜完了后面的人就接着去拜,姮音被周围人的尊敬感动,心中也静了下来。

姮音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请了三炷香,点用火神庙自己备好的灯烛点燃,她也不求什么,只是每个殿都进去,在神像前恭恭敬敬地磕头。

有的抱着啼哭的孩子拜娘娘神,孩子脸色并不大好,身上还有药味,有的是七八岁的孩童,垫着脚把考卷塞到神将的脚底下,要是求学业的话,还真是新奇的法子,有的是和姮音差不多年纪的少女,聚在月老门前抽签,抽完了还要互相看看对方的签文是什么。

老人们最信这些,头发都花白了,还要三跪九叩,头久久低着,怎么也不起来,香雾在头顶盘旋着消散,不知在求些什么。

妈妈把从路上买来的瓜果放到供台上,又阖眼念叨了几句爸爸的名字,才从殿里出来,姮音和她一起离开。

往回走的时候,姮音才发现火神庙旁边新开了一家首饰店,招牌是黑底金字,写着珠玉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下面还有行小字,金陵老字号。原来珠玉楼是从南边开过来的,怪不得之前在北平没有看到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