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在西雅图》
步入城市,与乡村最大的差别。就是人情往来的丝线,笼络成一个个小家,而不是一张大网。
林茜子回国没有要探望的亲戚,也不觉得在亲戚堆会有归属感。明天就是跨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
晚上妈妈回来,她去开门。妈妈没有变,和她们偶尔几次的视频通话一样,烫着羊毛卷,定时补染棕色头发,圆脸,涂着口红。
妈妈看她变瘦,心血来潮去厨房捣鼓吃的。做的手抓饼,里面包的花生和水煮牛肉卷。
茜子说谢谢,但在嘴里嚼几下,实在没怎么吃下去。她甚至吃着吃着,眼泪就啪嗒掉下来。不知道是难吃哭的,还是因为什么。
妈妈被她弄得一惊一乍:“茜子,你怎么了?没煮熟吗?”
心里的褶皱被这些话一点点熨平,她擦掉眼泪,笑了笑说没事,然后收拾完碗筷回到卧室。
直到现在,她都对回到家的感觉有点奇异。虽然她记得这一切,但看到曾经使用的书桌,被套,还有厚密的笔记本。她还是感觉,自己陌生得有点像个入侵者。
网上说,长时间往返两地的人,在某一地时,会自动消化另一地的记忆。她也很想忘掉那些,但手机里还存着个距离一万多公里,羁绊深厚的人。她做不到断舍离。
把行李箱里的物品抽出,整理好之后,她看着手机上,靳汀说她到家记得给他发信息,报平安。
她回复——【我很好。不用担心。】
其实何必计较爱恨呢。有爱收下就好。
就像现在,她觉得很幸福。
但这次的信息,没有很快被回复,眼下国内晚上八点,西雅图还在凌晨五点。他们要隔着整整十五个小时的时差了。茜子在睡前,存下西雅图的时钟。
第二天,迎来三十一号,这一年的元旦跨年,过得很充实热闹。
福州的东街口,虽然没说明有跨年活动,还是聚集不少人来一起跨年。
妈妈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也没给她设门禁,只说记得去哪都保持电话通畅,早点回来。
于是她晚上一个人,揪着粉色爱心气球,来东街口跨年,身陷在茫茫人海。气球上面写有她从网上搜到的,有关二零一九的文案。
鼓鼓的气球很难写字,茜子今晚出门前和靳汀撒娇抱怨过。突然想起,自己还没看过他写字是什么样。
她去问靳汀这个问题,原以为他就是说一下偏连笔,还是偏正楷。
没一会,靳汀却直接给她发来一张图。
他从家里寻来一张白纸,字迹工整写下:【新年快乐,祝茜子天天开心。】
Ethan:【我很久没写中文,手有点硬。】
但他的字是很标准的正楷,一看就知道练过,哪怕许久没写,认真地写也足够漂亮。
后来的某天,她无意看到,靳汀给一个朋友写的生日信。他其实是会写连笔的,全篇都是连笔。
今夜,手机上的时钟,跳到十一点五十分。眼下的东街口,人海莹莹。两侧街道的店铺是闽派传统民居风格,挂着喜气洋洋的红灯笼,汇成光点。
夜空纯净,街口的榕树挺拔翠立。福州东街口最出名的,就是街口这棵榕树。枝叶被人修剪成爱心的模样。
算是地标,近乎所有外地来的游客,都会来拍这棵树。
就在林茜子以为,今年的跨年会顺利进行时,却在呼啸的风里,冷不丁听到手持广播传出讲话声。
“今年没有任何跨年活动,还请各位居民注意安全!”
远处,是警察一遍遍重复,耐心地嘱咐注意事项。
茜子看了看手上气球,那抹粉色在灯火里飘飘曳曳,她眉眼带笑,有点无奈。没想到,警察居然会来特意说这一声。
但来都来了,人潮汹涌耸动,大家都没离开的意思,拿气球和手机,拍照的拍照,聊天的聊天。
她在这里站定,给靳汀拍了张照片。
爱心树和她的气球的合照。
发完信息,北京时钟跳到夜晚11点·59分·50秒。
万盏璀璨,好像也有一盏,火苗在微微跃动——为她,属于她,在温暖她。
林茜子两手握着微微发烫的手机,仿佛是他往日掌心的温度。手机背面指节交叉,她握得紧,掌心闷汗,指尖泛红,手都在颤动。
耳畔嘈杂似水淌过,每一句话都淹没在下一句,转瞬即逝,周而复始。她点击选用他写字的那张照片,回复。
茜子:【新年快乐,靳汀。】
与此同时。
夜晚12点·00分·00秒,日历从二零一八跳到二零一九。
“新年快乐!元旦快乐!”
茫茫红尘,虽未张唇,她却与人间融为一色,听到大家再度齐声喊——“二零一九,你好!”
她从网上搜的跨年文案,好像一时间也变得没那么土气。这种时候,就是越淳朴,越感人。
掀天扑地,轰轰烈烈。花红柳绿,气球升天。光影陆离斑驳,林茜子看不真切。
往常跨年,她总觉得,这种时候,她身边总该有一个人。
今年,有了。
跨年结束后,靳汀在她回家路上亲口说,他今年在西雅图的新年,是她陪他过。
她其实刚刚一直没舍得把气球松手,半小时下来,细线她都抓得有点酸。对着视频通话界面,林茜子把气球扯到镜头面前,盯着坐在电脑桌前吃早饭的他,语气笃定:“当然要陪你一起过。”
人流自她身后来往。茜子没急着走,停在某一条亮堂的巷。身后是她的家乡,暖色的路灯,黄翠翠的小矮树,几根搭在一起的黑色细电线杆。
南方沿海的福州,冬日夜风也温柔。
茜子明眸闪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