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有!江**,张彪的能耐,远远超出您的想象!”
“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魏明君斩钉截铁地回答,语气中充满了肯定和一种深深的忌惮。
江昭宁眉头紧锁,锐利的目光紧盯着魏明君:“背景?他爹妈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过硬的靠山?”
这是最直接的可能性——强大的家族背景或**资源。
魏明君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荒诞感:“背景?真没有。”
“据我所知,他爹就是溪都镇上普普通通的下岗工人,老实巴交一辈子,连县城都很少来。”
“他妈是个退休的妇女。”
“在张彪发迹之前,他们家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平民百姓。”
“那他的亲戚呢?”江昭宁不甘心地追问。
“他家里祖上几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者小商小贩,绝对没有任何有权有势的亲戚。”
魏明君再次摇头,“可以说,张彪往上数三代,都是清清白白的‘无产阶级’,没有任何能给他提供**庇护的‘大树’。”
江昭宁沉默了。
办公室内再次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没有强大靠山、甚至出身极其普通的人,仅仅依靠一个县**局巡警大队长的职位,竟然能在数年间,将一个执法单位经营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竟然能让一个组织任命的、理论上与他平级的,在**工作上有优先权的教导员在被彻底架空,开展工作都难?
甚至连向上举报都如同石沉大海,**还能神奇地回到**人手里?
这简直违背常理!
既不是官二代,也没有有背景的亲戚,他凭什么能把体制这张铁网,戳得千疮百孔,为他自己所用?!
他凭什么啊!
江昭宁沉思了一会儿道:“魏教,你去吧,你现在的任务,一是稳定原巡警大队的人心,二,协助纪委及组织部门做好审查工作,除了今天的这五个人外,其他的干警及辅警只要是害群之马,也一律清理出去。”
“要确保即将成立的交巡警大队的纯洁性。”
“我们现在相互留一个电话。”
“是!”
两人交换了电话,然后魏明君敬礼出去了。
他刚离去。
刘志刚接着进来了。
“江**,”刘志刚的声音不高,在这寂静里却异常清晰,带着谨慎斟酌的意味,“您身边联络员的事……现在怕是真得考虑起来了,千头万绪,总需要人时时搭手照应。”
“联络员”三个字,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县级层面,是个心照不宣的微妙称谓。
明文规定县级领导不得配备专职秘书,但纷繁复杂的工作、千头万绪的联络协调、堆积如山的文件材料,没有一位得力的助手,简直是寸步难行。
于是,“联络员”应运而生,承担着秘书的几乎全部职责,只是换了个合规的外衣。
大家私下里,依旧习惯性地称之为“领导专职秘书”。
这几乎是基层运作中一个公开的秘密,一种基于现实的变通。
江昭宁放下茶杯,目光投向刘志刚。
他当然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一个贴身的联络员,不仅仅是处理文件、安排行程那么简单。
他是领导的耳目延伸,是信息的过滤器,是决策的初步加工者,甚至某种程度上,是领导意志传递的第一道桥梁。
这个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刘志刚将那叠资料轻轻放在江昭宁面前暗沉光洁的桌面上,动作流畅自然,显然已是深思熟虑。
文件摊开第一页,简洁的照片下方列出人名与岗位。
林夕的履历夹杂其中,显得不新不旧,照片上的年轻人鼻梁笔挺,目光沉静却有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穿透纸背。
“我看林夕就不错,细心周到。”江昭宁想了一下道。
“对,林夕。”刘志刚点头,“小伙子在办公室工作五年了,能力很全面。”
“做事非常细心,安排工作井井有条,考虑问题也很周到细致。”
“举个例说,上次省里临时通知的紧急调研接待,时间紧任务重,就是他牵头协调,从路线规划、会场布置到材料准备,每个环节都抠得很细,连备用雨伞的数量、领导可能的口味偏好都考虑进去了,最后完成得很圆满,没出一点纰漏。”
“确实是个心细如发、办事稳妥的人。”刘志刚的语气里带着对林夕工作能力的认可。
江昭宁听着,手指又无意识地轻点桌面。
细心周到,这是联络员的基本素养。
他“嗯”了一声,示意刘志刚继续说下去。
刘志刚脸上掠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