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山海几千重》

32. 第 32 章

整个国公府以松风院为核心,开始运转起来。

一道道命令从松风院中传出,传到国公府的各处,最后又飞散到京城的各处去。

京城大小铺子的掌柜接连上门,松风院的门槛差点被踏破。

江明月会见了各色商铺掌柜,但却独独缺了绣庄和首饰铺的掌柜们。侧妃婚嫁的一应服饰全部交由内务府负责,在内务府把婚服送上门的当天,江濯灵就应江明月的要求试了婚服,红色底纹,底纹上用金线绣着交颈鸳鸯,细微处都以宝石和珍珠点缀。头冠是金凤衔珠的样式,向下坠着一层珍珠面帘,侧妃过门并无拜天地及合衾酒的仪式,因而也无需盖头,装上面帘,大概是为了给侧妃们一点体面。

江濯灵换好服饰后在镜子前转了一圈,面前的珠链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她用奇异的目光上下扫视着镜中全然陌生的自己。最后停在那片漂亮的珠链上。

“兰溪!”

“奴婢在。”

“我记得家中有个落地的灯架。”

“找一盒珍珠,在灯架四周也围一圈这般的珠链罢。告诉阿娘,把这个灯架放到我的嫁妆里。”

试婚服就像把一杯水倒进了湖中一样,没有在江濯灵的心中掀起任何波澜。

她最近都忙于整理祖父母送进京中的一应物件。

是她离开青梧时留在江家的书,还有放在书箱中的五千两银票和由祖母亲手晾制的一些干货。

青梧到京中路途遥远,二老年事已高,不便前来。只得在信中殷殷叮嘱,厚厚的信纸中,是在心中辗转了千百遍的思念。

生活遭受变动的不止她一人,她一家,还有两位本来儿孙绕膝,却一夜变成孤寡的二位老人。

她那时满怀怨怼,就那样任性的把书留在了相隔千里的青梧。现在想来,无非是在惩罚自己。

她带着兰溪和福丫,把封在书箱中的书一本本的取出来,翻开,一一摆在书案上晾晒。

晒书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不能在正午晒,暴烈的阳关会晒得书页变得脆生生的。也不能选在有风的天气,风反复刮折书页,会把脆弱的书页下方撕扯开来。

所以要选无风无雨,日光温和的天气。

福丫摆着摆着就开始走神,兰溪却是倍加小心,每一本书都要用轻柔的力度捋平,检查无误后再在摆到架子上。

江濯灵感慨道:“常有读书人自诩爱书,真该让他们看看我们兰溪是怎么对待书的,这才是如珠如宝,不敢有丝毫慢待。”

兰溪羞涩一笑,手下的动作却不停。

江濯灵继续道:“我记得你识字,是在侯府的时候学过吗。”

兰溪若无其事情地摊开一本书,用手指捋平,淡淡道:“没有,世子闲来无事时会教奴婢一些诗词,就这样记住了些。”

“都是些什么诗。”江濯灵翻开一本启蒙诗集,抖抖里面的灰,又摆好:“兰溪可要背来听听。”

福丫也在一旁凑热闹:“对呀,我还没有听过兰溪吟诗呢?兰溪背一下嘛。”

兰溪起身,复搬来一箱书,打开:“是些不适合背的诗。”

她的语气和说今日是什么天气一样平淡,福丫还在继续追问,江濯灵却是已经明悟。她如今已经不是入京前的白纸,看过深闺风月记的她,如何不知那会是些如何让人尴尬的诗。

她笑着转移了话题,拉着福丫聊了一会儿别的,又把她打发出去做事。

然后拿着一本书来到了正在蹲着默默干活的兰溪身旁,把那本书递给她:“你以后就读这个,我会教你。”

兰溪怔怔地接过那本书,那是一本启蒙诗集。她用手指珍惜地来回抚摸上面的字,低低地说:“这真是奴婢生命中第二开心的事的了。”

第一开心的事,当然是她被叫兰溪的那天。那天,她终于不被当作一个承受男人欲望的器具。

除了晒书之外,江濯灵也在保持着和明清一的通信。

明清一就像一阵风一样,短暂地在赏莲宴上出现了一会儿后,又消失不见,再次出现时,已经是九月初了。

他和明先生一起前来拜访,见到他,江濯灵就光明正大地翻了一个白眼:“我还以为您去修仙了,来见我是为了斩断尘缘,怎么,您天上的师父终于发现你草包的内里把你发配下凡了。”

明清一笑嘻嘻地凑上来:“是啊是啊,我天上的师傅说我尘缘未了,还有一个不是亲妹,胜似亲妹的姝女在等着我救她于火海之中,所以就把我放回来了。”

江濯灵冷笑:“就你这个救人速度,若我真的有事,此刻怕不是已经投胎了。”

明先生笑呵呵地看着他们斗嘴,江濯灵时常调侃明清一在修仙,其实是受了明先生的影响。

他年过四十,生得一副道骨仙风的模样,又极爱道家,行走坐卧,日常生活中都谨循道家的做法。

明清一在他的影响下,也偏爱道家,心态旷达潇洒,常有惊人之举。

如今明先生已经换下了他在玉溪山上所着的广袖长衫,如京中贵人一般着华服,戴玉簪,只是还留着飘逸的胡子。

江东明家嫡子,贵妃之弟。

连他都能为夺嫡的富贵动心,也莫怪赵敬德能干出替嫁这等疯狂之事了。

江濯灵不再理明清一,转而向明先生问号:“伯父近日可好,许久未见,您似乎瘦了些。”她皱了皱眉,有些犹豫:“好似也黑了些?您出京了?”

明先生笑道:“我可真羡慕明达有此佳女。”赵继业笑而不语,明先生继续道:“我最近确实出京了一趟,把江南道的各个水道都走了一遍。”

与她此前所猜不错,国公府虽然因着怯战失了圣心,对江南漕运的掌控不如以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漕运一事盘根错节,国公府掌管江南道的漕运已有20多年,漕运的各个关节恐怕都有国公府的人。

看来嘉王和李昭已经开始借着国公府的人脉往漕运里插自己的人手了。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反手把国公府卖了。

江濯灵在心中暗暗期待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