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

1. 第 1 章

初夏的阳光透过偌大的落地玻璃,将发布会现场笼罩在一片白晃晃的光晕中。

市中心富源酒店,此刻正举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发布会。台下人声鼎沸,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舞台,仿佛恨不得从镜头里提前揪出这部电影的命运。

这部名为《暗潮》的电影,从立项之初便争议不断——

题材敏感,投资起伏,主创阵容却意外豪华。

在整个行业普遍谨慎的环境下,它成了众矢之的。有期待,有看衰。所有人都在等:这部片子,到底会成为翻盘的奇迹,还是一场高调坠落的笑话?

舞台中央,程今与主创团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陆续入座。

她身穿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裙,发髻绾起,眉眼清冷,气场沉稳。聚光灯洒在她身上,衬得她在一众光鲜亮丽的演员间分外醒目——冷静、锋利,带着一种凌厉的专业感。

她是圈内少有的年轻女性操盘手。

三年内连推三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一路稳扎稳打,从编剧起家到独立制片人,被誉为最具商业嗅觉与执行力的新锐之一。

但这一次,她选了最不讨巧的题材——警匪、卧底。

不再是熟悉的爱情线、文艺片,而是投入更多成本、更大挑战的类型片。资本曾短暂押注,却在中途纷纷退场。她硬是靠自己一个个谈回来,在这场没有退路的博弈中死撑到底。

她看向台下那片密密麻麻的镜头,视线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比起以往任何一次,这场发布会让她的神经绷得更紧。

她知道,《暗潮》是她押上的筹码。

赢了,她的名字将在这个行业真正站稳脚跟,不再被冠以“年轻”“女性”的标签,而是一个足以与任何人平起平坐的金牌制片人。

输了,她过去的光环、口碑、人脉,甚至未来的机会,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蒸发殆尽。

第一位记者抢先开口,语气带着探究和试探:“程制片,听说《暗潮》早期投资方曾一度打算撤资,最终又重新回到谈判桌,您是怎么做到的?”

程今抬起头,神色不动:“我们团队用了大量调研和脚本打磨来证明这部作品的可行性。影视项目最终还是要落回内容本身。愿意留下来的投资方,是看到了这一点。”

话音刚落,第二个记者迅速接上:“但你过去没有操盘过类似的类型片,也有人说,女性制片人不适合主导这种警匪题材。你怎么看?”

会场气氛微微一滞。

程今面不改色,却在心里轻笑了一下。这个问题,她太熟了。几乎每次项目,都会有人用性别来质疑她的能力。

“专业判断和执行力,与性别无关。”她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是否能拍好电影,不由性别决定,而由作品能否打动观众决定。”

她的回答不疾不徐,没有半点锋芒外露,却足够有力。

然而,她很清楚,这场发布会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在用放大镜检视她。

资本和市场,从来不介意捧出一个耀眼的女性,但一旦风吹草动,他们也会用最冷漠的方式将她踢下牌桌。

“那么,请问主演沈宴先生。”

另一名记者迅速抓住机会,话锋一转,将问题抛向坐在程今身边的年轻男演员。

“对您来说,这个角色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据我们所知,您近两年在业内口碑甚佳,但仍缺少真正分量级的奖项。为什么不选择更有把握的商业片,反而投身这样一部高风险作品?”

话筒落下,众人的目光随之聚焦。

沈宴身材修长,五官干净,坐姿不算拘谨,却自有一股沉稳自信。他并非顶流,也不像很多新生代偶像那样急于曝光,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不断打磨演技,靠实力与口碑攒下了足够的行业认可。

但——距离真正爆发、拿到分量级奖项,似乎总还差临门一脚。

这一次,他的选择,无疑带着某种冒险的意味。

沈宴接过话筒,唇角带着一丝浅笑,声音温和而坚定:“我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双面性。他既是警察,也是帮派卧底,对人性、信念有着深入的纠葛。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挑战更复杂的角色,正好遇到了《暗潮》。”

他的语气谦和,不卑不亢。

但记者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追问直指核心:“那您觉得程制片能驾驭吗?据传项目投资一度陷入僵局,这次若再出现意外,可能会影响您的事业。”

台下的气氛微微一滞。

沈宴微微抬眼,似是无意地看了程今一眼,然后才接话,语调依旧沉稳:“我相信程制片有足够的能力和判断力。”

他没有刻意地护短,也没有回避风险,而是用一种冷静的信任态度回应质疑。

程今淡淡转头,与他视线短暂交汇,眼神中没有多余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像是一种简洁而克制的回应。

她从来不指望谁替她挡风遮雨,也不期待在聚光灯下有人为她发声。

但沈宴的这句话,在她心底,还是泛起了极浅极浅的波澜。

她压下那些不必要的情绪,重新看向台下媒体。

她只想把项目做好,而她也相信——只要剧本扎实、导演团队优秀、演员演技在线,资本最终会看到它的价值。

发布会结束后,剧组在酒店宴会厅设宴,招待投资方、导演和主要演员。

灯影摇曳间,人声鼎沸。程今先是与导演、监制寒暄,又提着酒杯,逐一与各路资方周旋。

她脸上始终带着得体的笑意,语调不疾不徐,眼神清明,像往常那样稳重沉着。

但心里却很清楚——在资本场上,没有真正的同盟。

他们可以在你辉煌时频频举杯,也可以在风险来临时毫不犹豫地撤资。

只要资金无法实现最大化回报,他们随时都会抽身离场。

“程制片,听说你们这次的资金还有缺口?”

一个始终笑着的投资代表端着酒凑近,语气里藏着点随意的算计,“我们公司对这种题材其实挺有兴趣的,就是嘛……警匪题材,多少还是有点风险。”

他话锋一转:“不如考虑增加一点流量保证?比如小鲜肉演个辅助角色,炒炒CP、带带话题流量,稳住年轻观众的基本盘。”

程今微一抬眉,语气不温不火:“剧本已定稿,贸然改动恐怕会影响整体结构。观众也不总是买流量的账,故事才是核心。”

她回答得礼貌而克制,没有直接回绝,但也丝毫不给对方继续推进的空隙。

可那投资人显然没打算就此作罢,笑意不减,继续劝说:“您说得对,但商业片嘛,说到底还得看票房。小流量不一定能撑起全部,但至少能兜个底,稳妥,对吧?”

这是老调重弹了。

资本只看回报,不看内容质量。哪怕让一个连剧本都读不顺的小偶像演戏,也可以在他们眼里变成“有话题、有热度、有变现能力”的资源。

程今明白,这种对话不可能短时间内说出结果。

她可以应对,但无法在一杯酒的时间里颠覆他们的逻辑。想让他们闭嘴,不靠辩论,而是靠数据。

市场数据、舆论发酵、实际反馈,这些才是他们唯一信服的东西。

“我会和团队再评估。”她淡淡一笑,举杯示意,留下得体回应后转身离开。

走出几步后,她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类谈判她经历得太多了。但不知为何,今天格外令人疲惫,不是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而是她自己那种深切的孤独感,从发布会到酒局,无处藏身。

就在她走神间,旁边传来一道低低的声音:“你看起来不太好。”

她扭头,见沈宴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杯果汁。没有礼节性的寒暄,也没有多余的同情,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像是看穿了她所有的情绪。

“要不要下去透口气?”他说得轻。

她眉梢轻挑,语气如常:“导演还在等我们讨论明天的流程,我哪有空透气?”

沈宴不急不缓地笑了笑:“他正在跟摄影指导聊分镜,大概还要二十分钟。”

程今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给她一个可以离开的理由。

她一向谨慎,不愿私下与演员有太多非工作接触。但此刻,她确实需要一点空间,哪怕只是短短十分钟。

“好。”她简单应了一声,迈步向外。

沈宴没有追上来,只是默默走在她身后,始终维持着半步的距离,既不靠近,也不疏远,像是小心翼翼地替她守住一片可以呼吸的空气。

.

酒店后花园,晚风轻拂,花香随风而至,隐隐裹着初夏夜晚特有的潮湿气息。

不远处的车水马龙被高墙隔绝,这片被精心修剪的园林仿佛是现实世界的缝隙,一个短暂脱离喧嚣的寂静角落。

程今坐在长椅上,眼睛微闭,手中握着一杯香槟,杯中气泡早已散尽,指尖却还在轻轻摩挲杯壁。像是借着这个动作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

她一向不让自己在外人面前露出脆弱。可这一天,从台上的每一个发言、每一个资本试探的笑脸,到席间滴水不漏的应对,她耗尽了太多力气。

她不会倒下。但她累了。

沈宴没有出声,只是站在她旁边,看着她微蹙的眉心。

他和她并不算熟,但从立项会议到今天的发布会,他眼睁睁看着她是如何一寸寸扛下那些几乎无法转圜的压力。他不清楚她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如果换作别人,大概早已经放弃。

片刻静默后,他轻声开口,语气温和而平静:“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接这部戏?”

程今睁开眼,转头看向他,眼神依旧淡定:“我知道,你想要一个突破口。”

沈宴微怔,随即笑了笑。那笑容很浅,眼底却涌起一丝复杂——有被理解的意外,也有一抹不动声色的触动。

她说中了。他要的不只是转型,更是一次可以真正定义自己的角色。

风拂过夜色,他们的话语简短,却像是悄无声息地交换了某种共识。

他需要一个能真正证明自己演技的机会,她需要一个能撑起票房与口碑的核心角色。

他们此刻所说的每句话,都踩在真实边缘,像是一场无需铺陈的合作宣言。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一点初夏的湿润气息。

沈宴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忽然低声道:“有时候,我也会担心。”

程今微微侧目,看向他。

他语气平静,带着某种近乎客观的剖析:“这部片子承担的期望太大,反而容易被拉下水。万一中途真的出了什么变故……你会放弃吗?”

这句话并无挑衅意味,反而更像是一种冷静的关切。

在资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