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人在三国,以理服人》

8. 第 8 章

要说穿越之前,有人让孙墨谈谈对于太平道的看法,那孙墨会立马甩出一句“说能符水治病的骗子”,但穿越之后,孙墨却没法只说太平道只是个骗子了。

因为她亲眼看见太平道道长替人把脉,亲眼看见他们分发稀粥。

还都是免费的,不收钱。

百姓是很朴实的,谁对他好,他就信谁。看看本该是为民父母的官府做了啥?收税,收税,还是收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但百姓却饥肠辘辘。你说当你饿着肚子,却看到富贵人家的狗都吃得膘肥体壮的时候,他会怎么办?他会选择谁?

是在自己生病时会端上一碗稀粥的太平道,还是永无止境只会征税的官府?

很明显,大家只会用脚投票。

所以张角才能发展出数十万的教徒,才能捅破汉朝四百年的威势,让星星之火,烧了整整三十余年,彻底燃尽了汉朝的命数。

于是孙墨言道:“随方教化,百姓以为善。”

挺好的,百姓都说好。

“百姓以为善,君以为善否?”蔺治平自然听出了孙墨的回避,刨根问底道。

善不善要看站在哪个立场上来说。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来说,太平道无疑是善的;但站在朝廷官员的立场上,它可能是维持稳定的工具,也可能是一个会随时引爆的火药桶。

蔺治平这话,天然把孙墨和普通百姓剥离开来。他问的是,站在官府的角度,该何如看待太平道。

孙墨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墨前些时日,在坊间听有歌谣,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不知县丞知否?”

蔺治平点点头:“我亦有所耳闻。”

“请问县丞,何为‘吉’?”

“山河无恙,礼义顺祥之谓吉。”

“今昔,山河无恙否?礼义顺祥否?”

既然你站在官府的角度,那么我问你,在你的眼中,官僚体系稳固否?百姓安居乐否?你是认为在天子卖官鬻爵之下,各级官员依然矜矜业业;还是奸臣当道、忠义蒙尘?

蔺治平沉默。

往大了说,如今天子宠信宦官,许多士人因为被打为“党人”而禁锢终身,不得入仕,朝堂之上宦官当政,清明不再;往小了说,天灾不绝,干旱连年,乡间匪盗并其,百姓苦不堪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算不上山河无恙、礼义顺祥。

除非是个睁眼瞎,自欺欺人,就像袁轩袁县令一样。

那么你是吗?

“而今宦官弄权,犯上作乱。”

蔺治平承认现实,但是把过错都归于宦官。

“礼失于朝,而求诸野。”百姓可不管你是因为宦官还是因为士人,总之朝廷昏暗,世道艰苦。你朝廷既然不管的,就别怪其他人来管。

“君以为太平道顺应民心?”

“墨闻太平道信众数十万,百姓莫不信从。更有人变卖家财前去奔赴。”孙墨列出事实。

蔺治平不解其意,只是感慨:“太平道善教化。”

孙墨眼神变了变,这蔺治平想的,和自己想表达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蔺治平见孙墨欲言又止,不解问道:“子白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孙墨闭了闭眼:“墨又闻,万众一心尚不可当,更何况数十万乎?如今天下不吉,非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