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借古鉴今》

第245章 智猪博弈(一)

- “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一个着名的案例。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不同情况分析

- 大猪按按钮,小猪等待:此时大猪吃到的食物为10 - 2 = 8个单位(因为按按钮付出2单位成本),小猪可以不劳而获吃到4个单位。这是因为大猪跑去按按钮,在它跑回来的过程中,小猪先吃到食物,按照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所以小猪吃到4个单位。

- 小猪按按钮,大猪等待:小猪跑去按按钮,付出2单位成本,回来后只能吃到1个单位(按照大猪先到槽边收益比9∶1),大猪能吃到9个单位。

- 大小猪同时按按钮:大猪收益是7 - 2 = 5个单位,小猪收益是3 - 2 = 1个单位。

最终策略

- 小猪经过分析会发现,自己按按钮得不偿失,所以它最好的策略是等待大猪去按按钮,然后坐享其成。而大猪虽然知道小猪会等,但它为了吃到食物,只能自己去按按钮。

- 这一博弈体现了在某些情况下,“搭便车”的策略可能是小猪(实力较弱的一方)的最优选择,而实力较强的大猪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来获取相对多的利益。这种博弈在经济领域(如大企业和小企业在创新投入上的策略)、公共事务等诸多场景都有所体现。

在“智猪博弈”中,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从收益和成本角度看,参与者会衡量自己采取行动的付出与收获。对于小猪来说,按按钮的成本相对其可能获得的收益过高,因为无论它先到还是后到食槽,自己按按钮得到的食物都较少,而成本不变。所以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小猪选择等待是更有利的。

从理性决策角度来讲,博弈的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猪知道小猪可能会等待,但自己为了获取相对较多的食物,即便要付出按按钮的成本,在理性权衡后,也会选择去按按钮,这是基于它能获得比不按按钮更多利益的考虑。

从策略依赖角度,小猪的最优策略依赖于大猪的行动。因为大猪的体型和食量决定了它有足够的动力去获取食物,小猪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巧妙地选择等待这种“搭便车”策略。这体现出参与者会根据彼此的利益诉求和可能的行动,来确定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除了最原始的“智猪博弈”模型,还有很多与之类似的经典案例。

市场创新案例

- 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就存在类似“智猪博弈”的情况。例如在智能手机行业,操作系统的创新研发成本很高。大企业(相当于大猪)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多利润,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操作系统的研发。而小企业(相当于小猪)可能会选择等待大企业研发出新技术后,借鉴或使用大企业的成果,专注于一些外观设计、周边配件等投入成本较低的创新领域。

公共产品提供案例

- 在一个小区内,有高档住宅和普通住宅的业主。对于小区公共设施的改善,如安装新的健身器材。高档住宅的业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