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借古鉴今》

第132章 制造敌人(一)

鬼谷子七十二术中的“制造敌人之术”并不是真的要无端地去制造出对自己有实际危害的敌人,而是一种自我提升和竞争策略层面的理念,相关内容为“斗郄者,斗强也”。以下是对其的具体讲解:

1. 基本含义:

- “敌人”在这里并非是完全敌对、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而是一种具有竞争关系、能够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力量。所谓“斗郄者斗强也”,强调的是要与强大的、对自己有一定“敌意”(这里的敌意更多是竞争意识层面)的力量去竞争。这种竞争关系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在不断挑战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2. 实际应用与意义:

- 明确自身不足:在与这样的“敌人”竞争过程中,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对方的强大和竞争压力,会让自己的短板和弱点暴露得更明显,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比如在商业领域,一家新兴企业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视为“敌人”,通过对比发现自身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激发斗志和潜能:有了“敌人”的存在,会激发人内心的斗志和求胜欲望,从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奋斗、去进取。当人们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时,往往会爆发出更大的潜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就像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手越强,越能激发自己的拼搏精神,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实施要点:

- 寻找合适的“敌人”: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寻找那些在相关领域表现出色、具有一定优势的对象作为“敌人”。不能盲目地选择过于弱小或不相关的对象,否则无法起到激励和提升的作用。例如,一个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就可以将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敌人”,向他们学习、与他们竞争。

- 保持正确的心态:与“敌人”竞争时,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能被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所左右。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去伤害对方。同时,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共同进步,实现双赢。比如两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在某些项目上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鬼谷子七十二术中的“制造敌人之术”是一种智慧的竞争策略和自我提升方法,它强调了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在挑战中不断突破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斗郄者,斗强也”的具体案例:

1. 晏子“二桃杀三士”:

- 背景: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剽悍的猛将,他们曾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居功自傲,渐渐不把国君放在眼里,成为了齐国政权稳定的潜在威胁。

- 过程:晏子看出了三人之间存在的弱点和嫌隙,于是利用齐景公宴请他们的机会,赏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按功劳大小分吃。公孙接和田开疆都认为自己功劳大,抢先拿桃子吃了。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愤地用剑指着公孙接和田开疆。公孙接和田开疆羞愧之下,纷纷自杀。古冶子看到两个朋友因自己而自杀,也无地自容,拔剑自杀。晏子不费一兵一卒,帮助齐景公除掉了心头大患,这就是利用强者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心理,达到自己目的的典型例子。

2. 曹操离间马超和韩遂:

- 背景:在三国时期,马超和韩遂都是西北地区的强大势力,对曹操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两人曾联合起来对抗曹操,但他们之间并非毫无间隙。

- 过程:曹操利用两人之间的不信任,在两军对垒时,故意与韩遂在阵前交谈,言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