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归义非唐》

第260章 北征凉州

“平三厘,等贵贱、均贫富!”

“朝廷无道,今举义兵,平我浙东百姓苛捐杂税,均平贵贱贫富!”

大中十三年,随着朝廷加税三厘的旨意传往四方,各地州县的贪官污吏趁此机会大举盘剥,不出意外引发了起义。

正月二十日,浙东象山乡野富户裘甫将家财变卖为兵器,宴请乡内百姓。

待酒过三巡,裘甫将三厘税的事情告知乡间百姓,百姓愤慨,拥簇裘甫起义。

翌日,裘甫率领数百乡野农户,一举攻克象县。

拿下象县后,裘甫命人开仓库,分粮食,以“平三厘,等贵贱、均贫富”为口号,号召浙东百姓起义。

一时间,响应者数千人,裘甫选出壮士,编练为军,向宁海县进军。

得知消息,浙东观察使郑祶德一边上报朝廷,一边调集浙东数千唐军集结,与此同时还招募新兵五百人,派正将沈君纵、副将张公暑、望海镇将李珪等三人围剿叛军。

正月二十八日,裘甫拿下宁海县,延续“开仓库,赈百姓”的策略,随后向剡县(今嵊县)进军。

消息传抵长安,李忱急令郑祶德平叛。

郑祗德得到旨意,为了防止农民军占据剡县,又派讨击使刘苏、副将范居植等人配合台州二千余唐军,在唐兴县阻击农民军。

双方大战于唐兴县桐柏观,农民军击破唐军,唐将范居植败死,刘仅以身免,农民军一举攻克了剡县。

裘甫命人开府库,招壮丁,浙东农民军发展至一万余人。

至二月末,浙东农民军尾大不掉,郑祗德急忙招募民勇训练成军,试图围剿裘甫所率农民军。

与此同时,赤水军讨击使裴休率领诸镇兵马包围王守文于濮州,王守文开放府库,招募饥民数万,编练成军,几次突围而不得出。

高骈率军讨平岭南镇叛军,麾下精骑仅存两千,余者大多逃亡或病逝路上。

安南王式击退土蛮,并致使占城、真腊等国,皆复通使,以贸易兴安南。

南诏见安南局势稳定,当即挑拨安南百姓驱逐王式,被王式派兵镇压。

三月初,度支蒋伸奏表,三厘税征收一百二十余万贯,皆用以犒诸军。

对此,朝野上下各有争议,都觉得因为这一百二十万贯三厘税,引得浙东农民起义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对于这种马后炮般的奏表,李忱向来不会放在心上。

当下他只知道,除了凉州丢失外,其余事情都在他掌控之中,这就足够了。

只是在他觉得足够的同时,陇右的旌旗如赤色云层般向着凉州飘去。

乌逆水畔,晨雾朦胧,四千陇右精骑铁甲闪闪,蹄声轻踏在那雪水融化过后湿漉的泥土上,激起片片泥花。

八千马步兵身穿红色战袄,分别乘坐于四千辆挽马车上,凛然肃立。

两万民夫驾驭挽马车,亦或载着甲兵,亦或载着粮食与农具、器械。

整支队伍脸上写满坚毅与疲惫,他们顺着乌逆水,向着远处的山岭行进。

刘继隆骑在一匹黑鬃烈马上,身穿甲胄,外披罩袍。

他一手握马缰,一手握马鞭,目光如炬,扫过队伍。

他不用说什么做什么,只要站在官道旁,目光坚毅看着陇右的军民们,就是对陇右军民士气最大的提升。

远处,洪池岭在望,山岭间隐约传来鸟鸣声,仿佛在欢迎这支队伍的到来。

张昶在节制前军、马成节制后军,而窦斌则是督管塘兵,负责陇右军附近三十里的侦查。

曹茂、李商隐二人紧紧跟在刘继隆身后。

“这兵马调度,钱粮辎重及军吏管理,都需要你们二人格外注意。”

刘继隆说罢,他当即忽略曹茂看向李商隐:

“曹茂这厮倒是在这几年学了不少,倒是义山你刚刚接触,还需要好好用心。”

“某必然用心学习!”李商隐笑着作揖回应。

于他而言,他可以感受到,刘继隆是真的在教导他东西,想让他独当一面。

对于蹉跎四十余年的李商隐而言,在陇右这几年是他最充实的时候。

刘继隆不像他曾经接触过的那些节度使,刘继隆想要的不仅仅是他的文章和名声,还想在他提升后委以重任。

正因如此,这几年时间里,李商隐先后接触了乡野的开荒屯垦,县衙的民生治理,还有州衙的各项政务。

如果说几年前的他,只会写些民生疾苦的文章。

那么如今的他,便能因地制宜,写出极好的治民策论。

刘继隆虽然比他小二十岁,但在做人做事这方面,他却是除自己父亲与令狐楚等长者外,唯一倾囊教导自己的“长者”。

正如当下,李商隐刚刚回应后,刘继隆便解释道:

“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能够治理民生,这还远远不够。”

“政治、军事两头抓,两头硬,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这几年义山你在民生治理上已经了解许多,但军略还十分不足。”

“我不怕打击到你,你在我这里,如今顶多能算个旅帅。”

刘继隆实话实说,李商隐听后

也谦虚承认道:“能节制百人,这还是节帅这些年教导的结果。”

“我李义山枉活四十五载,唯有在陇右这几年,方才知晓何谓做人,何谓做事!”

李商隐能如此干脆的承认自己不足,也是从刘继隆身上学来的。

刘继隆不仅每日三省吾身,也会让麾下高进达、崔恕、曹茂等人指出他的不足,随后与对方就事论事的辩论,直到辩论出最好的方案为止。

正是在他这种自谦的直白的作风率领下,整个陇右的风气也向来以直白与自谦为主。

“你能这么想是最好的。”

刘继隆对李商隐笑着说道:“这次收复凉州后,我会暂时在凉州待一段时间。”

“但是凉州最后的归属,还是要到你和曹茂、陈瑛三人手中的。”

他对李商隐开门见山的说出了安排,李商隐对此自然激动,但紧接着便感觉到了肩头的压力。

“眼下收复凉州后,我准备从广武迁徙四千户百姓,安置在凉州。”

“义山你如果有什么建议,也不用着急说出来,等我们收复了凉州,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好好走走凉州各处,到时候你在给我一个章程便是。”

刘继隆并不催促,而是在交代过后,给足李商隐准备的时间,以及思考如何治理的时间。

李商隐点头应下,随后主动岔开话题道:

“节帅,您之前说过,我军的整体行军速度在七十里到八十里之间,而朝廷在四十里到五十里之间。”

“这快慢之间,是否就藏着料敌先机的窍诀?”

见李商隐感兴趣,刘继隆也当即与他聊了起来。

这是陇右军北上的第二天,也是他们需要渡过乌逆水,走入洪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