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归义非唐》

第131章 嘉麟城下

第131章 嘉麟城下

“入座吧!”

正堂内,张淮深颔首示意刘继隆先坐下。

刘继隆闻言起身坐在了左首位,而索勋则是坐在右首位。

望着这座位,刘继隆不免唏嘘。

曾经索勋才是坐左首位的人,而今自己快人一步,竟然也坐上了左首位。

只是可惜,这左首位始终不是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只能是主位。

这般想着,刘继隆收敛心神扫视众人,却在众多熟悉面孔中发现了两张生面孔。

不等他开口,张淮深便先介绍道:“这两位是沙州主薄王景之和沙州别驾李恩之子李明振。”

“王景之……李明振?”闻言,刘继隆多看了他们两眼。

王景之并不出名,但他的兄弟在沙洲内部还算出名。

伊州刺史王景翼是他的兄长,而李明振这个名字,刘继隆也十分耳熟。

如果他没有记错,历史上他和索勋扶持张议潮从长安逃回的儿子张怀鼎上位。

张怀鼎死后,索勋没有拥立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而是自立为节度使。

这样的做法引起李明振的不满,李明振带着支持张氏的兵卒杀了索勋,拥立张承奉,没过几年就病死了。

在他死后没几年,张承奉渐渐长大,利用手段扳倒李氏,重新掌握归义军大权。

十几年时间,归义军内部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权柄还是回到了张氏的手上,只是可惜了张淮深一脉,落得个灭门的下场。

“他们二人跟随我父前往长安,带来了至尊的圣旨与节度使旌节!”

张淮深的话将刘继隆拉回现实,刘继隆不免看向他:“河西节度使旌节?”

在刘继隆的注视下,张淮深脸色一沉,随后摇了摇头:“朝廷置归义军于河西,授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及归义军节度使旌节!”

果然……听到张淮深的话,刘继隆忍不住在心底嗤笑。

大唐终究还是那个大唐,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出意外的话,张议潮到死都见不到河西节度使的旌节。

“还得看我啊……”

刘继隆深吸一口气,目光更坚定了些,随后再看向张淮深:

“既然如此,理当派人护送他们前往敦煌才是!”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张淮深认可道。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得对东征一事进行商讨,也好让他们把东征大军安排带回敦煌。”

张淮深目光扫视众人,最后停留在刘继隆身上:“刘刺史,你怎么看。”

“怎么看?”刘继隆反问一声,不等众人回答便斩钉截铁道:“以堂堂正正之师,向东开拔而去!”

“番贼手中虽然还有两千余精骑,可我们手中也有数量不差的精骑。”

“届时轻骑开道,精骑拱卫大军两翼,以投石机攻城掠地足矣!”

说罢,刘继隆向张淮深作揖:“我部尚铎罗已率八百精骑返回阵中,眼下正在城外随大军扎营!”

闻言,张淮深等人这才知道刘继隆为什么有那么足的底气,合着是尚铎罗他们回来了。

不过对于尚铎罗他们返回,众人也是喜闻乐见。

“酒居延,城中轻骑能凑出多少?”

张淮深看向位置上的酒居延,酒居延也作揖回应道:“不低于三千。”

“好!”听到这话,张淮深颔首道:“三千轻骑,足够放置大军十五里开外。”

说罢,他又详细规划了东征大军的行军队伍,例如三军如何行军,民夫如何押运粮草,每日走多少里等等事宜都被他交代清楚。

随着一切交代结束,他这才起身扫视众人:

“传令三军,明日辰时拔营东征!”

“末将领命!!”

话至,诸将先后退出正堂,而张淮深在此期间目光一直盯着刘继隆,嘴张了张,却还是没能开口说出些什么。

刘继隆等人退出正堂,被安置到东厅与西厅休息。

不过一想到明日辰时就要开拔,刘继隆只留下曹茂在东厅休息,随后便带着斛斯光他们出城前往了军营。

当他们返回军营的时候,营盘已经搭建起来,近八千余人与张掖的六千余人驻扎一处,规模无边无际。

刘继隆召集诸将定下了明日的行军大小事宜,随后便让众人退下,好好休息去了。

众人离去后,他便躺在牙帐内休息了起来,倒是在他休息的同时,张淮深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站在内堂门口仰望夜空,可乌云浓稠,遮蔽了月光,让他瞧不见任何东西。

“节度使……”

酒居延走入内堂,见到张淮深如此,话说一半便闭上了嘴。

“怎么了?”张淮深回头看向酒居延,酒居延上前作揖,而后才起身道:

“悉多虞已经被关在西厅房了,看来刺史是准备在攻破嘉麟、姑臧后,用他来胁迫昌松投降。”

“你觉得如何?”张淮深询问起他,而他也沉吟道:

“末将不知道……可若是我们真的能拿下嘉陵和姑臧,昌松恐怕也不会抵抗。”

“不过我军现在有投石机五十台,即便昌松

有意抵抗,却也挡不住我军投石机轮番进攻。”

对于收复凉州,酒居延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去年他们用投石机进攻番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嘉麟、姑臧、昌松虽然比番和的城防更为敦厚,但也架不住己方投石机的狂轰滥炸。

“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淮深仿佛没了斗志,疲惫的摆了摆手,便走入卧房休息去了。

瞧着他的背影,酒居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嘴离开了此地……

翌日,所有人整装待发,三千轻骑向大军四周扩散而去,主要的侦查方向在东边和北边。

由二千三百精骑、五千甲兵、三千轻骑、八千民夫所组成的三城东征大军,在张淮深的号令下开拔东进。

自起义以来,归义军从未组织过如此规模的兵马,而今为了收复凉州,却已经动用了甘肃二州及番和城的绝对力量。

此役若是无法取胜,那归义军收复凉州将遥遥无期。

正因如此,所有人都十分严肃的对待此次东征,节制轻骑的酒居延也在无时无刻安排着轻骑侦查。

一万八千余人的东征军团在平原上,以每日五十里的速度向嘉麟前进。

这样的举动,导致嘉麟放出的哨骑在不久之后便与大军轻骑相接触,他们急忙将消息带回嘉麟城。

翌日清晨,急促的轻骑由嘉麟西门冲入城内,急匆匆的赶到了衙门。

“东本!汉奴的塘骑突然开始向东推进,大军恐怕正在朝嘉麟前进!”

“猪犬的东西,他们终于来了!”

哨骑百户来到内堂禀告,正在吃饭的莽隆化得知消息也忍不住骂了一嘴。

骂完后他抬头看向哨骑百户,严肃道:“派人去姑臧,把这条军情告诉乞利本!”

“是!”百户闻言退出内堂,而莽隆化也冷哼一声,低头继续吃饭。

是夜,嘉麟的轻骑抵达了凉州治所的姑臧,而刚刚睡下的尚摩陵得知消息,急忙召见了折逋罗等人前来。

当众人齐聚一堂时,身穿大裘的尚摩陵便冷脸道:“汉奴东进了!”

“我和莽隆化在嘉麟布置了两千甲兵,加上姑臧城内还有两千精骑和一千甲兵,我倒要看看这刘继隆怎么拿下嘉麟!”

尚摩陵说罢,眼见众人不开口,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折逋罗:“折逋罗,你带一千甲兵驻守姑臧城!”

“是!”折逋罗行礼应下,但还是不忘问道:“乞利本,您要带精骑出城吗?”

“哼!”尚摩陵冷哼一声,露出几分残忍:“刘继隆不是喜欢当狼,在草原上乱窜吗?”

“这次我来当狼,我看看他要怎么对付我!”

“这……”折逋罗欲言又止,末了还是下了决心,起身行礼道:

“刘继隆是狼的智慧,可您是龙的智慧,您不应该效仿他。”

“与其效仿他,还不如征召昌松的兵马前来姑臧,我们以堂堂之阵击败他!”

折逋罗这话说的并不好,可他也没有办法。

他总不能说尚摩陵没有刘继隆那份能力,贸然率领两千精骑出城,万一被刘继隆打得全军覆没,那凉州就真的彻底完了。

在姑臧城外堂堂之阵作战,即便战败,那也有挽救的可能。以姑臧城内储备的柴火、粮食,足够大军坚守两年。

折逋罗就不信刘继隆能和他们耗两年时间,要知道从甘州到姑臧近三百里路程,能携带的粮食十分有限不说,若是要打持久战,在路上消耗的粮食都够这群汉奴喝一壶了。

长此以往,他就不信刘继隆能撑得住!

“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尚摩陵仔细想想,还是不愿意冒险和刘继隆野战。

他抬头看向折逋罗,沉吟片刻后才道:“派人去昌松,让悉论钦带甲兵驰援姑臧。”

“告诉悉论钦,如果嘉麟和姑臧都被汉奴攻破,他的昌松也将重新化作火海,让他自己考虑清楚!”

说罢,尚摩陵起身向内堂走去,而折逋罗也将他的话转告了哨骑,令哨骑将话带往昌松。

做完这些后,折逋罗又开始动员全城百姓,将城外为数不多的树林砍伐,作为柴火运到城内。

除此之外,树桩和一些杂石也被收集作为檑木和落石。

总之,折逋罗就是要凭守城这一战,把刘继隆带给他的屈辱找回来!

三月十四正午,随着嘉麟城外大批哨骑折返回城,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了整个凉州。

此时的凉州天气依旧寒冷,祁连山的积雪也还未开始融化。

城外的耕地空荡荡一片,远处的小河虽然已经解冻,但不足两丈宽的小河,根本无法阻挡东征大军。

嘉麟城头,数以百计的甲兵已经准备就绪,而他们身旁则是床弩、投石机等守城器械。

宽阔二丈的马道足够摆下它们,而它们的数量也足足有上百台。

在它们的身旁,一批一批的床弩弩矢与投石看得人头皮发麻,而操作它们的人则是经过短期培训的民夫。

“呜呜呜……”

忽的,箭楼上的番兵吹响了号角,而西方的官道尽头也开始出现扬尘。

他们在天际边停留了

许久,期间莽隆化也穿戴甲胄,走上了城头。

在他抵达西门的同时,远处停留许久的归义军也开始继续前进。

两方距离在缩短,从二里缩短到一里,进而到三百步的距离。

“走啊!靠近点!”

莽隆化暗搓搓皱眉,低声催促着归义军,因为他们再靠近一点,就将进入床弩和投石机的射程范围内。

只是很可惜,归义军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