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23章 心计深谋
“乞利本,这尚铎罗和悉颉太跋扈了,我请兵收拾了他们!”
回到衙门,拓跋怀光立马请缨出兵,而尚婢婢却黑脸道:
“收拾他们?且不提能否收拾清楚,单说收拾完后,我们哪里还有兵力去打廓州?”
闻言,拓跋怀光忍不住道:“那就这样让他们胡作非为?”
“那你有什么办法?”尚婢婢皱眉道:
“你别忘了,我们招抚了这么多部落,养了那么多甲兵,这些人都需要吃饭。”
“今年虽然我们收割了十三万石粮食,可这点粮食顶多吃到来年七月。”
“如果不是尚铎罗带来了三万石,缓解了燃眉之急,我们连明年秋收都撑不到。”
“正因如此,我才要出兵廓州。”
“尚铎罗他们不过八百多人,即便心属刘继隆又能如何?”
“明年开春后进攻廓州,然后再放他们去山丹就是。”
尚婢婢说罢,拓跋怀光压下了自己的脾气:“我怕他们一去不返。”
“一去不返就一去不返,他们若是走了,我们刚好不用还刘继隆这两年借的那几批粮食!”
尚婢婢盯上刘继隆的借粮,而刘继隆也盯上了他派出去的精骑。
闻言,拓跋怀光认同点头:“现在河陇局势混乱,我们倒是可以趁机收复廓州,拿下整个陇右。”
“不过这旱情迟迟不退,我们要是拿下陇右,也难以养活陇右十万之众。”
他口中的十万之众,是盘踞在陇右的吐蕃人。
若是加上汉人和嗢末,整个陇右地区起码有四十万之众。
“没粮食简单。”尚婢婢毫不担心道:“那刘继隆之前就说过,一个汉人换二石米。”
“廓州近三万众中,有半数都是汉人。”
“这么多汉人,若是刘继隆想要,哪怕我卖他三石乃至五石米,他都会应允。”
“光凭这些汉人,就能换回五六万石粮食,不仅能平了之前我们积欠刘继隆的粮食,还能额外多出两万多石。”
“我打廓州,本就是抱着这个主意,但现在被尚铎罗他们这么一闹,我担心刘继隆不会兑现诺言。”
尚婢婢露出迟疑的表情,拓跋怀光闻言起身:“这可不行!”
“拿下了廓州,我们完全可以继续攻略兰、河等州,那些地方的汉人更多。”
“如果换粮真的行得通,即便把尚铎罗留给刘继隆也没事。”
“拿下整个陇西,我们最少能拉出两万甲兵,比之当初的论恐热也不为过。”
拓跋怀光被说动,立马对尚婢婢行礼道:“请乞利本定夺!”
“这……”尚婢婢脸上露出为难,片刻后才道:“罢了,用他们换争夺河陇的机会也不差。”
“大不了再添百来名精骑,凑足一千送给刘继隆。”
“好!”拓跋怀光没有犹豫,因为如今的鄯州已经今非昔比。
过去几个月里,经过他们不断地招抚陇西逃兵和诸多部落,鄯州口数翻了个倍,达到了四万之数。
除此之外,城中聚有精骑两千,甲兵三千。
即便补一些精骑给尚铎罗带回山丹,鄯州还有精骑一千,甲兵三千,在河陇之地依旧是仅次于尚延心和论恐热的第三方势力。
更重要的是,河陇的大旱还在继续,尚延心和论恐热麾下部众几乎每个月都在逃亡,并被鄯州所招抚。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尚婢婢完全能将尚延心和论恐热手下人拉拢过来。
所以在当下,甲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粮食。
“以尚铎罗他们的架势,我们恐怕是等不到开春了。”
“既然如此,不如趁南山还没封山,借此机会突袭廓州?”
尚婢婢毕竟短于用兵,所以试探着询问起了拓跋怀光。
拓跋怀光闻言思索片刻,随后郑重点头:“眼下我们粮食充足,如果能攻破廓州,就能以廓州汉人和刘继隆换粮。”
“到时候我亲自率领大军去祁连城和刘继隆换粮,不信他不给!”
拓跋怀光目光灼灼,尚婢婢听后笑道:“好!就这么办!”
“那末将告退!”闻言,拓跋怀光起身行礼告退,尚婢婢也高兴的起身相送。
待尚婢婢送拓跋怀光离去,在角落旁观一切的尚摩鄢这才走出来,跟着尚婢婢一起打量拓跋怀光背影。
“这拓跋怀光武略尚可,手段不足,竟然三言两语间就愿意让出尚铎罗这八百余人,还多送了刘继隆一百多人。”
尚摩鄢说罢看向自家父亲,而尚婢婢也抚须道:“我们父子武略不足,尚铎罗那厮又需要提防,如今只能在武略上倚重他。”
“等拿下了廓州,我们不仅能和刘继隆平账,也能从河西再多借些粮食。”
“先借再还,再借不难……”
此刻的尚婢婢全然没有了此前的愤怒,而是异常冷静。
他与长子尚摩鄢往内堂走去,尚摩鄢也不免夸赞道:
“还是父亲手段高明,既安抚了拓跋怀光,又让他心甘情愿为我们所用。”
“不过父亲,虽说我们到时候能拿下廓州,可听尚
了。”尚摩鄢没别的优点,听劝就是他最大的优点。
眼看他没有别的心思,尚婢婢也满意的让他退下了。
几日后,鄯州四千余大军及六千余名民夫在拓跋怀光、尚铎罗的统帅下向廓州开拔。
与此同时,河陇之地也不算太平。
自论恐热衰败后,河陇之地各自为战,许多部落没有粮食就去抢,而他们的目标多是没有遭受旱情的地方。
大唐西陲的原州、凤州、兴州都遭到了或多或少的劫掠。
边疆遇袭的奏议如雪片飞来,中书门下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身为左散骑常侍,张议潭有心效力,可庙堂上下都在推阻。
几个月时间过去,他身为左散骑常侍,却只能在朝廷赏赐的府邸中看看书,练练字。
这样的生活对于不少人来说梦寐以求,可对于有心报国的张议潭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虽说政坛上不得志,但李忱倒是给足了张议潭富足的生活。
张议潭府邸占地六亩有余,前后有三个院子。
前院横长,主院方阔,后院有圆池亭台,三院四周均以廊屋环绕。
前院与主院之间的门称中门,大门和中门多有门楼,院侧有马厩。
唐制规定,王公贵戚和三品以上的大官可以自己在坊墙上开大门,不经由坊门。
所以张议潭的府邸特意开了乌头门,可以在城内主干道直接进入,不需要经过坊门。
府邸的乌头门外插有十二根戟,这也是朝廷所规定的一项规矩。
唐律中,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贵戚可以正门外面排列竖立一根根长戟,官品越大,列戟越多,从十根到十六根不等,戟顶还绑有幡旗。
李忱赏赐张议潭六亩有余的三院府邸,还准许其开乌头门,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