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归义非唐》

第119章 共赏太平人

第119章 共赏太平人

“他们在正堂明目张胆的议论,显然是要阻碍我们,以此让您妥协。”

“叔父,要我说我们就强硬些,反正淮深和刘继隆收复凉州也不过就是一年时间罢了。”

内堂之中,高进达与张淮溶先后开口,而刚刚坐下的张议潮却揉眉道:

“我预想到了,所以我才会那么说。”

“您是故意的?”高进达愕然,随后很快猜到了张议潮的用意。

说白了,如果张议潮表现得不够强硬,那外面那群人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把东征大军上上下下都安插成他们的人。

不过事情如果真成这副局面,东征大军也就成了一场笑话,别说收复凉州,不被尚摩陵逐个击破就算好了。

正因如此,张议潮表现得十分强硬,而感受到这份强硬的众人,便会开始想一些折中的办法。

换个道理,那就是要开窗会被制止,但要掀屋顶就会准许开窗。

军功小总比没有要好,这就是眼下李恩那群人在讨论的议题。

想到这里,高进达不免对张议潮作揖道:“吾远不如节度使深谋远虑。”

“不过是年纪大悟出的道理罢了。”张议潮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摸着短须,目光扫视桌案上地图。

他在想甘州的事情,不过并非是先前的事情,而是此战后的甘州局势,以及收复凉州后的河西局势。

“刘继隆是一员大将,而且还是治才……”

张议潮故意作出评价,而高进达与张淮溶竟然先后点头。

如此一幕,让张议潮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

他的微表情无人注意到,张淮溶与高进达都在顺着他刚才的话继续往下说。

“此役刘继隆居功至伟,若没有他,我军也无法重创番贼,更无法获得收复凉州的机会!”

张淮溶语气略微有些激动,而他之所以如此褒奖刘继隆,也得益于张淮深没有在捷报里添油加醋抹黑刘继隆,反而是大笔赞扬了刘继隆对于东征的重要性。

尽管张淮深时刻防备着刘继隆,但那是因为环境和风气导致的,而刘继隆又是贫民布衣出身,受诱惑小,所以张淮深才不放心。

如果以个人角度来看,他自然是十分欣赏刘继隆的,所以对于刘继隆的要求也通常应允。

正因如此,他才没有掩盖刘继隆的功劳,而是大肆书写。

按照张淮深所描述的刘继隆功绩,刘继隆这次最少拔擢两级,升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兼领中州刺史之职。

“进达,你为我起草帛书!”

张议潮没有犹豫,直接吩咐高进达起草帛书。

高进达从书房内拿出帛书,研墨后看向张议潮,准备书写。

见状,张议潮也干脆道:“闻凉州之大捷,吾心甚微,以功……”

他说了一番开场白,随后才开始提及擢升的事情。

虽说此战刘继隆居功至伟,但主帅毕竟是张淮深,这就像苏定方再怎么能打,也是李靖帐下将领,所以头功必然要算在张淮深身上。

对于张淮深,张议潮的封赏也毫不吝啬,先是拔擢两级,升任中都督,再擢升为甘州节度使,总领复凉事宜。

在张淮深之后,张议潮便开始提及刘继隆了。

对于刘继隆,张议潮的封赏更是丰厚,拔擢两级为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遥领兰州刺史。

虽说兰州还不在河西手上,可河西内部的刺史已经被封完,没有多余的位置给刘继隆。

若是封他为凉州刺史,又容易被李恩、索忠顗他们群起而攻,所以遥封兰州刺史才是最妥当的。

在刘继隆之后,索勋、酒居延、马成、张昶、李骥等甘州参战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和擢升,基本都拔擢了一级。

不过这么一来,光是擢升为别将的将领就多达二十余位,果毅都尉更是多达六位,李仪中和酒居延则是升任折冲都尉。

这其中,李仪中并未参加大战,可刘继隆还是让张淮深将他的名字写上了。

张淮深虽然不想这么做,可一想到能让沙州李氏分裂,他便添上了李仪中的名字。

如此一来,若是收复了凉州,最少有一个城池将会归李仪中节制,而这就足够李渭和李恩翻脸。

张议潮虽然不知道二人的谋划,可他也能隐隐猜到李仪中姓名出现的原因。

“这索勋也擢升为了会州刺史,想来能堵住索氏之口。”

张淮深看着新鲜出炉的帛书,不免侥幸松了一口气。

只是面对他的话,张议潮与高进达先后摇头道:“不一定。”

话毕,高进达闭上嘴,张议潮继续道:“只是一个遥领的刺史,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他们还会再闹,但我们不用管他们!”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眯着眼睛继续道:“甘、肃都在我们掌握中,集合两州之力,不怕收复不了凉州!”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帛书尽快送到甘州,调集肃州和甘州的甲胄来武装新卒,谋求东进!”

他话音落下,随后看向高进达,而高进达也作揖道:“节度使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地便能突破九万亩,往后每年都能维持在五万亩左右。

当然,这个标准的前提是山丹一直保持着当下的澄清吏治。

只是他是最终还是要离开河西,所以山丹的未来无疑写满了不确定。

不过只要他在一天,山丹的百姓就能过上一天的太平日子。

这么一想,刘继隆翻到了今年麻的产量足够制作两万六千余件冬衣。

对此,刘继隆对身旁崔恕吩咐道:“此次战死的将士,额外发十匹麻布,二十石米,一百亩田。”

“是!”早已习惯刘继隆对阵没将士大方的崔恕没有质疑,而是大方点头。

见他点头,刘继隆又继续翻了翻文册。

例如城外收获的豆料,需要榨多少油,需要储存多少做马料,能做成多少马料和多少斤油等等事宜都需要刘继隆关注。

除此之外,便是城中明年需要多少盐,需要向张掖打多少斤条子等等。

看着看着,刘继隆便与他们来到了衙门,而后下马往内堂走去。

返回的第一刻,刘继隆没有庆祝和休息,而是将需要他处理的事务都处理了。

当所有事务都解决,时间也来到了酉时17点。

“折冲,热水我放澡堂了,您先去洗漱吧,我已经吩咐好庖厨做饭了。”

瞧着刘继隆放下笔,曹茂第一时间便跑了过来,为刘继隆更衣,并递上了干净的衣服。

“今日刺史他们都在,大军也报捷回来了,肉食记得准备得丰富些。”

刘继隆脱下了戎装,同时不忘交代着曹茂,接过衣服的时候更是补充道:

“我们缴获了一批甲胄,其中不少残破,需要用牛皮绳。”

“你让陈靖崇选一批老牛屠宰,让大军也尝尝牛肉是什么味道。”

“是!”听到能吃牛肉,曹茂连忙应下,笑着咽了咽口水。

刘继隆则是往内堂的澡堂走去,费两刻钟洗了个干净后,这才换上了衣服。

半个时辰后,他才干干净净的走出了内堂,来到了热闹非凡的正堂。

此时的正堂院子摆满了桌椅板凳,大小二十多桌桌椅,足够容纳百五六十人共食。

这次没有需要刘继隆恶搞的对象,他自然也就不用亲自动手。

不到半个时辰,洗漱干净的张昶、马成等人便乌泱泱涌入了衙门内,各自寻位置入座。

“折冲!”

马成笑呵呵走入正堂,向刘继隆打着招呼。

刘继隆颔首,随后看了一眼依旧阴郁的李骥、张昶他们。

尽管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可他们还是对酒居延的作为不满,更别说他们今日还碰上了陈靖崇。

陈靖崇站在一旁很是尴尬,刘继隆却示意道:“不用管他们,你派人去军营看看,将士们的庆功宴符不符合标准。”

“是……”陈靖崇作揖离去,而这时正堂侧门也传来了行礼的声音。

收拾干净的张淮深、索勋、李仪中等人先后从侧门走入院内,回应着山丹文武官员。

瞧着他们一边回礼一边走来正堂,刘继隆也让人将堂内的主位再好好收拾了一遍。

张淮深坐在主位,而面前的桌子则是丈许的拼装大圆桌。

瞧着这圆桌和桌椅,张淮深不免颔首道:“早就听李渭说你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