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归义非唐》

第110章 生擒悉多虞

第110章 生擒悉多虞

“降者不杀!”

“悉多虞已经被生擒,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昌松城北部数里之外,随着尚铎罗率领山丹精骑所组成的包围圈开始说降,许多知自家主将被刘继隆生擒的精骑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当然,期间也有不乏突围者。

可面对倍数于他们的山丹精骑,他们的下场不过就是血溅草场罢了。

“撤军!”

眼看远处被山丹精骑所包围的昌松精骑开始出现投降者,自知救不回悉多虞的哲多悉别连忙下令撤退。

包围圈内,一些还在僵持的昌松精骑眼见己方步军竟然开始撤退,于是连忙抛下兵器投降。

“把他们的甲胄都扒下来,让这群弟兄们穿上,剩下的甲胄放在马背上,把马匹集中起来。”

马背上的刘继隆坦然下令,幸存的昌松精骑连带着地上那百余具尸体一起被扒光甲胄,而六百多名牧奴则是换上了甲胄。

只可惜他们的身子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过于孱弱,穿上甲胄后不仅没能提升战力,反而有所下降。

不过对于刘继隆而言,他并不需要这群“新卒”冲锋陷阵,他要的只是以壮声势。

他调转马头,而哲多悉别已经率领南军慢慢撤回了南边。

“折冲,这群家伙怎么办?”

“要不干脆都杀了?”

“不如与伤兵一同送回山丹?”

尚铎罗与张昶、马成三人先后策马来到刘继隆身旁,隐晦看了一眼那数百名被俘的昌松精骑。

一千昌松精骑,投降者四五百,被杀者二三百,还有一二百人趁乱突围成功,往南边去了。

一时之间,山丹军所获甲胄,不仅足够装备那群“新卒”,还有多余的。

“折冲!”

远处,李骥策马而来,脸色沉重。

他几乎不用开口,众人便知道他会说什么。

果然,随着他靠近,他便凝重道:“阵没了一百零二个弟兄,负伤二百一十二个,其中有八十五人是重伤。”

“……”刘继隆眉头微皱,他回头扫视了一眼那群番兵及悉多虞。

昌松的情况和番和不同,这几百番兵直接杀了无疑十分浪费,而悉多虞更不能杀,他们都是自己日后攻略昌松的垫脚石。

深吸一口气,刘继隆冷脸抬手:“去昌松!”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立马向南边的昌松进军。

与此同时,缓缓撤回昌松城下的哲多悉别也在撤回城下后,派出城内轻骑走东门前往姑臧求援。

当他看见山丹精骑向南开拔的时候,他立马带着甲兵退回了护城河对岸,随时准备拉起吊桥。

一刻钟后,两千多人的队伍便来到了昌松城北一里外。

由于先前弩车发射弩矢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刘继隆并未率领大军继续靠近有准备的城墙。

“埋锅做饭,烧水处理伤口,监督那群降兵收割粮食!”

刘继隆沉稳下令,同时瞥了一眼李骥:“去审问被俘的小节儿和悉多虞,看看能不能问出这城内还有多少兵马,守将何人。”

“是!”李骥作揖后调转马头退下。

时间一点点过去,穿上甲胄的新卒们监督降兵收割粮食,其余四百余人则是在照顾伤兵,剩下一千精骑则是在巡哨四周。

昌松兵马已经被刘继隆击垮了士气,加上主帅悉多虞被俘,他们根本不敢再继续出城作战。

随着两刻钟时间过去,李骥策马来到了刘继隆身旁,将审讯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折冲,城内守将是哲多悉别,是悉多虞的女婿。”

“城内还有两千甲兵和刚才逃走的那一二百精骑,人口三万有余。”

“此外,姑臧那边的消息也探查到了,姑臧有近六万口百姓,城中有精骑二千,甲兵三千。”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还有意外之获,不免询问道:“是悉多虞交代的?”

“不是,那老狗什么都不肯说,是他麾下节儿交代的。”李骥解释道。

闻言,刘继隆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日晷,放在手上保持平稳后便眯着眼睛看了起来。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战,但眼下时辰还未到巳时9点,姑臧那边应该已经见到了廓勒登他们,并得到了自己即将进攻昌松的消息。

想到这里,刘继隆冷静分析了现在的局势,直到张昶他们将煮好的军粮带来,刘继隆才回过神来。

“折冲,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围着昌松城吗?”

“要我说,我们直接把昌松打下来,这城外的粮食够守一年城了。”

“对,到时候即便尚摩陵来了,也对我们无可奈何!”

面对他们的建议,刘继隆摇了摇头:

“拿什么把这城池攻下来?就凭悉多虞?”

刘继隆目光严厉扫视张昶他们,不满道:“别忘记赵迁他们是怎么死的。”

“我看你们是被几场大捷冲晕了头脑,攻城和野战能一样吗?”

刘继隆还没有自大到能凭不到两千骑兵拿下昌松的地步,他很清楚他在昌松的目的是什么。

生擒悉多虞是意外之喜,而想要凭借悉多虞来说降昌松城,除非刘继隆已经拿下了凉州另外几座城池。

仅凭眼下的情况,悉多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这么想着,刘继隆沉声道:“放火,把城外的粮田给我烧个干净!”

“啊?!”众人脸上都露出惋惜之色。

昌松城外这十几二十万亩耕地,能收获最少二十万石粮食。

这么多粮食,足够养甲兵一万有余,就这么烧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换做旁人不一定舍得,可刘继隆却很舍得。

这些粮食他带不走,不烧了就是资敌。

因此在他强硬的目光中,城外很快燃烧起了一片片的大火。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没有带着那几百番兵俘虏撤退,而是策马到阵前扫视他们。

面对这几百番兵忐忑的目光,刘继隆竟然朗声道:“悉多虞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你们活。”

“我刘继隆并非嗜杀之人,也知道你们都是穷苦的农户、牧户出身。”

“参军杀敌,不过就是为了讨口饭吃,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真正凶恶的人,是奴役你们的吐蕃贵族,让你们吃不起肉、喝不起酒的牧主!”

话音落下,刘继隆翻身下马,拍了拍一名节儿的肩膀:“带着你人回家,回昌松吧!”

闻言,那节儿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刘继隆竟然放了他们。

不等他发作,刘继隆便翻身上马,率军向北撤退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被释放的兵卒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位刘将军。

最后他们还是徒步走回了昌松,而昌松的守军却不敢放他们过护城河。

城门楼上,哲多悉别望着这四五百名没了甲胄和军马的精骑,一时间也忍不住怀疑起来。

“让厝本上来!”

哲多悉别沉声说着,不多时被刘继隆拍过肩膀的那名节儿便走入城内,走上了城楼。

“厝本,你们是怎么回来的?”

“是刘继隆放我们回来的,说是他与东本达成了条件。”

哲多悉别望着厝本询问,厝本也老实回应起来。

“条件?”

哲多悉别眉头微皱,但还是想不出刘继隆放他们的原因。

只是这几百兵卒也是耗费了钱粮所训练的,让他抛弃他着实做不到。

思考过后,他还是放那几百人走入城内,同时放出城内为数不多的轻骑去探寻刘继隆等人的踪迹。

也就在他们探寻刘继隆踪迹的时候,刘继隆带着被捆起来的悉多虞正在向北方转移。在转移的路上,张昶他们也纷纷询问刘继隆为什么要释放那群人。

“折冲,要我说就应该杀了一了百了!”

“张昶说的不错!”

“别说了,折冲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张昶与李骥一唱一和,最后却被马成呵斥中止。

只是他虽然能明面喝止二人,可二人怎么想,他却控制不了。

马背上,悉多虞看着前方的刘继隆,沉声道:“你想用我收买人心?”

“嗯?”刘继隆回头看了一眼悉多虞:“你倒还没有蠢到家。”

见张昶他们都不服气,而悉多虞也刚好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刘继隆便与张昶他们解释道:

“有这家伙在手,加上刚才放回去的那几百人,日后我们若是收复凉州其余城池,想要收复这昌松便不难了!”

“折冲,我不明白!”李骥沉声询问:

“即便我们放回那几百人又如何,他们根本不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只会在日后对我们下手!”

“你说得对!”刘继隆竟不否认,而是承认的同时目光指向悉多虞。

“他们不会对我们感恩戴德,但有这家伙在手就不一样,所以他不能死。”

“这么说这老东西还是个香饽饽?”张昶目光上下打量悉多虞。

在此期间,悉多虞沉默不语,而刘继隆也不管他,只是自己说自己的。

“河西的番人太多了,一味的屠戮,并不能解决问题。”

“番汉的矛盾并不算大,或者说汉人百姓和番人的农户矛盾并不大。”

刘继隆目光看向张昶他们:“你们觉得,汉人牧奴和番人的农户有什么区别?”

“这……”张昶他们有些迟疑,虽然他们痛恨番人,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普通的番人农户也不过仅仅比汉奴过得稍微好一些罢了。

这个稍微好一些,大概就是汉奴吃麸糠粥,农户吃麸糠饼的区别。

见他们理解,刘继隆继续说道:“凉州昔年有汉人十一万口,而今虽有十余万口,却是番人多,汉人少。”

“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屠刀难道能把七八万凉州番人杀光?”

“我们只能选出一批认可我们,支持我们的番人,与他们联合一起治理凉州。”

说到这里,刘继隆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因为后面的话题就涉及到如何把这七八万凉州番人汉化的了,这种问题他不可能当着尚铎罗等番人的面说出来。

汉化可以潜移默化,但如果说出来,便会激起一部分人的反抗

刘继隆已经从尚婢婢那里了解了整个河陇的情况,所以他很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凉州是自己东进最大的障碍。

一旦拿下了人口十余万的凉州,那河陇诸州便是他囊中之物,随时可取了。

正因为他了解了这一切,所以他反倒是理解为什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