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52章 暗流涌动!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第152章 暗流涌动!

便在外面关于《孟子集注》或是赞誉或是批评的时候,苏允却是埋头于准备应试之中。

章惇与苏辙轮流给苏允恶补诗赋丶论策,苏允之前研究春秋孟子花费的时间太多了,他亦不是童子功,需要补的东西太多了。

苏辙与章惇一人拿着一首诗,一人拿着一份策,然后各自皱着眉头沉默。

苏允有些不好意思,静候着等着两人宣判他的死刑。

苏辙先开了口,道:「应试诗跟平时的诗的确是不太一样,只是,你这水平的确是……嗯,不拖后腿。」

章惇瞄了一眼,该说不说,其实写得算是不错了,格式丶平仄丶对仗等都没有问题,不过,大约是因为被苏允那些惊艳的词给吊高了胃口,因此再看这个就有点辣眼睛了。

苏允倒是舒了一口气,他自己什麽水平是知道的,大约就是能够写出格式韵律合乎规则的打油诗,要写出什麽传世诗词,嘿嘿,那真不行。

但只要能够敷衍得过去,也算是可以了。

听苏辙的意思,这诗大约也还是可以的,应该不至于拖后腿了。

倒是章惇对苏允的策评价颇高,道:「这策的水平倒是不错,子由你看看。」

苏辙拿过去看了看,眼睛倒是一亮,这策除了格式有些问题,但用词用典都颇为准确,而且言辞颇为优美,细读有汉书言辞之美,大约是因为抄写几遍汉书的缘故,关键是言之有物,立意颇高。

苏辙看向章惇道:「我来改?」

章惇笑道:「你改吧。」

苏辙当仁不让,拿起毛笔唰唰唰就勾勒,不过片刻,一张纸上便多了几十处需要修改的地方。

苏允瞄了一眼,顿时有些无语。

宋朝的策与后世的作文差不多,要求是不少于七百字,苏允这篇策的字数是八百字左右,然后苏辙勾勒了三四十处需要修改的地方。

还有改的必要麽?

但实际上还真有改的必要。

苏辙拿着策论,一个一个的跟苏允讲解。

其实都是格式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于,苏允在这一块上的培训太少了。

他真正进学以来,精力先是放在研究五经上,随后选定本经春秋,下了一番苦功,之后起了心思治孟子,更是前后花了半年的时间。

可以说,他的精力全放经义上了,对于诗赋论策是全然没有下过功夫的。

他倒是参加过太学的月试丶季试,但章惇没有在意,他自己也没有在意,只是大约体验了宋朝的考试是什麽样的,其他的就没有怎麽深入了。

这会儿苏辙与章惇都没有责怪苏允,他们都知道苏允的进学情况。

一个没有怎么正儿八经上过学的人,只是稍微研究一下经义,便能够写出一本《孟子集注》的人。

诗赋写不好怎麽了,策论写不好怎麽了,考试考不好又怎麽了?

嗯,这次科举就算是考不好,其实也没有什麽大不了的。

与一本《孟子集注》相比,一次科举实在是算不了什麽。

至于官家说就算是苏允考不好,也好给其授官,嘿,那可是万万不能的,官家若是敢下这等乱命,看到时候我们喷不喷你就完了。

这等奇才,自然是要走科举出身,你拿个荫官来,是要坏他前程是不是?

其实苏辙与章惇都劝苏允下一次再考,这一次时间太紧了,勉强去考估计也很难考上,解试就算是糊弄过去了,礼部试可没有那麽好糊弄。

而且就算是过了,殿试也并不黜落,但若是取了个不好的名次,这对以后的前程也会有影响。

在苏辙与章惇看来,苏允最好是取个一甲进士,连二甲都不要考虑,如此进入前三名,天生起步就比别人要快。

宋朝官员升职是有分别的,最吃亏的是没有出身的,也就是不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荫官等。

他们的升迁是最难的,若是没有人提拔,光靠正常熬资历升官,可能一辈子到死都只是个中下层官员。

可若是有出身的,有正儿八经进士身份的,那升起来可比没有出身的快多了。

但若是状元出身,做到了太常博士后,直接特旨转待制出身,那升官速度就如同搭乘了火箭一般。

在章惇与苏辙看来,以苏允的才华,以及《孟子集注》的贡献,不考个状元郎都是浪费。

只是苏允却是拒绝弃考的建议。

苏允没有想那麽多,他并不想花太多时间在科举上,他想尽快将四书给注出来。

有了四书集注,他苏允将会成大宋一朝最为牛逼的经义大家,都不用加之一了。

甚至可以尝试着将四书集注提前作为科举题库,这个事情比考个状元郎可有意义得多。

当然,苏允不想当状元是因为他不想吗?

嘿嘿。

对于苏允来说,四书集注只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他就一定能够写出来,但考状元麽……只能说是嘿嘿了。

别人认为苏允才华横溢,是天才,但苏允才知道自己是个什麽玩意。

无非是比别人多了千年的积累以及见识,然后这脑子还算是比较好用一点,其馀的…

…嗯,武力值比较高,皮囊比较好看,腰缠万贯,腰缠巨蟒……但这些并不能保证他能够考上状元郎。

状元郎对苏允性价比太低,所以不要也罢。

啊,对对,就是性价比太低,所以苏允他不想当状元郎。

所以,只要糊弄过去,搞个进士出身,大吉大利矣。

便在苏允恶补科举知识的时候,宫内派人来通知他七月二十参加宫内的小经筵。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苏辙与章惇都极为高兴,然后让苏允不要补习了,他们两个人轮番给苏允讲经筵上的注意事项,甚至还依照经筵的方式举办了几场演讲。

至于科举嘛,那也没有什麽重要的,下次再考就是了。

毕竟《孟子集注》能够上小经筵,代表着官家对《孟子集注》的认可,上了小经筵后,《孟子集注》便算是半个显学了,而苏允经义大家的身份,也算是有了官方备注了。

这才是正经事。

苏辙与章惇虽然没有没有在经筵上讲过经,但要麽有旁听过,要麽曾经整理过资料,所以并不陌生,所以亦是可以指导苏允的。

就在苏允接受指导的时候,小经筵的消息亦是传扬开来。七月十四日。

早朝之后,参知政事张璪至崇政殿求见赵顼。

赵顼请张璪进来,才刚立定,张璪便问道:「陛下,听说你要请一布衣来经筵给您讲经?」

经筵这个制度从西汉时候便出现,但并没有形成制度,真正形成制度,乃是从好学的宋真宗开始。

真宗也就是那个写劝学诗的帝王,一首劝学诗,让宋人的读书考科举情怀高涨。

真宗为了好好读书,还专门设置了侍读官的选拔标准和名位待遇,他们都享有翰林学士的同等待遇。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经筵这种方式,渐渐形成了制度流传下来。

而到了仁宗时候,因为仁宗年仅一十三岁就即位了,怎麽对这位小皇帝进行教育,成为手握实权的章献刘太后和满朝士大夫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仁宗即位当年,刘太后就下诏:「皇帝听断之暇,宜召名儒讲习经书,以辅圣学。」

于是,从当年开始,翰林侍读学士孙奭丶龙图阁学士冯元就开始给仁宗讲《论语》,李维和晏殊每天陪着他读书。

而这就是小经筵制度的确立。

制度既然确立,那让谁来讲经,这亦是有规章制度的,虽说一再放宽条件,但从无布衣能上经筵的,这也是为什麽张璪敢当面质问赵顼的原因。

(即便是后来哲宗初立,程颐去崇政殿说书,当时号称布衣,但实际上他身上亦有寄禄官阶。)

因为这事情,是赵顼做得不对。

赵顼点点头道:「朕前些时日卧床,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有开经筵了,如今身体稍微好些,也不能太长时间不读书,便想召个小经筵读读书。」

张璪道:「陛下想要读书可以理解,然朝中有经筵之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